三千食客枉施恩,谁识憸壬是李园。
女色荒耽原祸水,士心竞附亦仇根。
楚宫久共残阳杳,封地犹偕薄涨存。
开辟已通淮北路,顿教猛虎肆鲸吞。
三千食客枉施恩,谁识憸壬是李园。
女色荒耽原祸水,士心竞附亦仇根。
楚宫久共残阳杳,封地犹偕薄涨存。
开辟已通淮北路,顿教猛虎肆鲸吞。
这首诗以历史典故为背景,通过对春申君墓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深刻反思。首联“三千食客枉施恩,谁识憸壬是李园”点明了春申君广纳贤才却最终被奸佞所害的主题,暗示了历史上的忠良之士往往难以避免被小人所利用的命运。颔联“女色荒耽原祸水,士心竞附亦仇根”进一步揭示了女性诱惑和人心趋利是导致国家衰败的重要原因,强调了道德与忠诚的重要性。颈联“楚宫久共残阳杳,封地犹偕薄涨存”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象征着历史的变迁与王朝的兴衰,同时也暗示了春申君虽已逝去,但其影响依然存在。尾联“开辟已通淮北路,顿教猛虎肆鲸吞”则表达了对历史教训的警示,指出即使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那些导致国家衰败的根源仍然存在,如同猛虎般威胁着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洞察,也蕴含了对现实社会的警醒与思考。
江头作雪雪未成,北风吹云如有营。
驱车出门何所诣,一放吾目登高城。
城中繁雄十万户,朱门甲第何峥嵘。
锦机玉工不知数,深夜穷巷闻吹笙。
国家自从失河北,烟尘漠漠暗两京。
胡行如鬼南至海,寸地尺天皆苦兵。
老吴将军独护蜀,坐使井络无欃枪。
名都壮邑数千里,至今不闻戎马声。
安危自古有倚伏,相持默默非敌情。
棘门霸上勿儿戏,犬羊岂惮渝齐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