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汲清泠注石盆,葡萄阴落砌苔痕。
道人坐久茶尤好,香净不繁萦小轩。
旋汲清泠注石盆,葡萄阴落砌苔痕。
道人坐久茶尤好,香净不繁萦小轩。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寻访僧侣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禅院的静谧与僧人的生活日常。首句“旋汲清泠注石盆”,生动地描绘了僧侣从清澈的泉水中汲取水,注入石盆的情景,既体现了水源的纯净,也暗示了禅院环境的清幽。次句“葡萄阴落砌苔痕”,以葡萄树的阴影洒落在台阶上,留下了斑驳的苔痕,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自然之美。
接着,“道人坐久茶尤好”一句,点明了僧侣在长时间的静坐后,泡制的茶更加醇厚,不仅反映了僧侣对茶道的精进,也暗喻了长时间冥想后的内心宁静与平和。最后,“香净不繁萦小轩”则以淡淡的香气弥漫在小屋内,既表现了环境的雅致,也象征着心灵的纯净与超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僧侣生活的简朴与内心的宁静,以及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美好景象,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与禅宗精神的追求与感悟。
紫岩之传,原委一忠。溯而伊濂,根本一中。
事君致身,其用则同。自我淑人,派于五峰。
力久积真,至公而充。淳熙之间,天下为公。
守道彬彬,洙泗之风。公于是时,不下禹功。
据德游艺,言立志通。故其遗书,笔意俱工。
我得而藏,敢忘所宗。渊渊其心,皓皓其容。
学冠穹壤,名侪岱嵩。万世仰之,曰人中龙。
八月一帖,无为宝晋之刻,则其初也。
兵燬而后重取而镌,遗其精而得其粗也。
京口供军之碑,绍兴所传,芾之书也。
此帖亦其同时,同出于尚方之储也。
芾之嗜帖,所谓麻纸十万,足以验其平生之工夫也。
字与跋皆不同,盖所临虽出一手,而其所得之时日则殊也。
供军帖字之所以寡,出于率意之真,而此二帖则皆临而非摹也。
京口海岳,芾所居也。
两临本之并传,尚可以见其人之绪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