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来尚未陟香山,清跸聊乘一日閒。
纵是画屏常在目,不如佳处自跻攀。
秋来尚未陟香山,清跸聊乘一日閒。
纵是画屏常在目,不如佳处自跻攀。
这首诗描绘了乾隆皇帝在秋季未登香山时,利用闲暇时间游览玉泉山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
首句“秋来尚未陟香山”,点明了季节与地点,秋天还未到香山,暗示了皇帝的行程安排。接着,“清跸聊乘一日閒”一句,透露出皇帝在繁忙政务之余,享受短暂的休闲时光,乘着清静的车驾,前往玉泉山。
“纵是画屏常在目”,运用比喻手法,将眼前的景色比作画卷,强调了玉泉山风光的美丽与引人入胜。最后,“不如佳处自跻攀”,表达了诗人亲自登山,亲身感受自然之美的愿望,比起观赏画中之景,更愿意亲身体验大自然的魅力。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比喻,生动地展现了皇帝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他追求真实体验而非仅仅满足于视觉享受的态度。语言流畅,情感真挚,体现了乾隆皇帝作为一位爱好自然、热爱生活的君主形象。
男儿多负心,女心良易知。
琴音和且谐,何以得淫思。
文君慕相如,慇勤夜于飞。
不惜鹔鹴裘,愁成远山眉。
茂陵独何事,为颦效东施。
兴言念畴昔,卿红恍如玑。
弹作白头吟,深心写琴诗。
郎听弦上声,妾志终不移。
清商感人情,两意亦以非。
文君获所愿,相如悟沈迷。
宁能已消渴,琴台遂同归。
妾欲理丝桐,丝桐亮以悲。
谓言无终极,当非长别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