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朱砂庵》
《朱砂庵》全文
明 / 江天一   形式: 古风

曲磴千盘尽,何曾任凿穿。

本来超色相,不假幻因缘。

翠滴松稍雨,岚开嶂外天。

此中饶静解,何事问栖禅。

古刹犹金碧,乾坤等劫灰。

息机原在悟,彼岸本无媒。

转梵猿常下,传经鸟自来。

他年返初服,结庐向丹台。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ūshāān
míng / jiāngtiān

dèngqiānpánjìncéngrènzáo穿chuān

běnláichāoxiāngjiǎhuànyīnyuán

cuìsōngshāolánkāizhàngwàitiān

zhōngráojìngjiěshìwènchán

chàyóujīnqiánkūnděngjiéhuī

yuánzàiànběnméi

zhuǎnfànyuánchángxiàchuánjīngniǎolái

niánfǎnchūjiéxiàngdāntái

鉴赏

这首诗是明朝文人江天一创作的《朱砂庵》,描绘了朱砂庵的自然景色和禅意氛围。首联“曲磴千盘尽,何曾任凿穿”写山路曲折陡峭,仿佛是人力难以凿通,暗示了庵庙选址的偏远与艰辛。接下来,“本来超色相,不假幻因缘”表达了庵中修行者超脱世俗,追求超越色相与因果的境界。

“翠滴松稍雨,岚开嶂外天”通过描绘雨后松林翠绿欲滴,山岚缭绕展现出庵庙周围的自然之美,寓含着禅意中的空灵与宁静。“此中饶静解,何事问栖禅”进一步强调了此处的静谧适合于心灵的解脱和对禅理的探索。

中间两联“古刹犹金碧,乾坤等劫灰”以古刹的辉煌与天地的沧桑相对比,寓意世间万物皆如过眼云烟,唯有内心的领悟才是永恒。“息机原在悟,彼岸本无媒”则揭示了修行的真谛在于内心的觉醒,而非外在的媒介。

尾联“转梵猿常下,传经鸟自来”运用象征手法,猿猴转经声和飞鸟传经,增添了神秘与神圣的气氛,表达出庵中生活的和谐与自然。最后,“他年返初服,结庐向丹台”表达了诗人期待有一天能回归自然,隐居修行的愿望,体现了对道家理想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朱砂庵为背景,融合了山水之景与禅宗思想,展现了诗人对超然境界的追求和对内心平静的向往。

作者介绍
江天一

江天一
朝代:明   字:文石   籍贯:安徽徽州歙县江村   生辰:1602—1645

江天一(1602—1645),字文石,初名涵颖,字淳初,汉族,安徽徽州歙县江村人,明代抗清将领。明末生员,家贫以教书为生。时徽州休宁人金声在复古书院讲学,便拜金声为师。弘光元年(1645),南京被清军攻破,天一助金声起兵抗清,以“杀虏者昌、降虏者亡”为口号,先后收复旌德、宁国、泾县、宣城等县城。后败退绩溪,固守丛山关,因御史黄澍降清并引清军断金声后路。金声虑及天一有老母在堂,劝天一逃走,天一回家拜辞老母和祖庙后,追上金声,一同被清军捕至南京,降将洪承畴劝金声和江天一投降,遭拒。10月8日,与金声被杀于南京
猜你喜欢

戏成两绝奉简章仲孚兼呈宗师·其一

日日勃鸠相应鸣,年年春草趁愁生。

道人不怕冰霜面,又作南舟十日行。

(0)

夜坐戏成两绝呈迪吉宗师二友·其二

疏帘欲上梧楸影,远枕微闻盆盎鸣。

甚欲分身就公宿,只愁尘土变江声。

(0)

十一月五日与才仲弟相别于白沙东门之外怅然久之不能自释乃知谢安石作恶之语不为过也因成八诗奉寄可见别后气味亦可并示京洛间亲旧也·其六

低头拜东野,未厌擿抉穷。

停车问缩酒,不讣牛马风。

胸次绝尘滓,欲与秋水同。

斯人未遽远,当在阿堵中。

(0)

寄信上人

笑语三年别,舟航十里淮。

新霜变草木,好雨过风霾。

万事不如意,一生常好乖。

何因伴明月,特地入君怀。

(0)

久不得才仲书因成二绝寄之·其二

病去诗无一点尘,亦知摩诘是前身。

怜君更似西江水,合伴倚松庵里人。

(0)

浃上座求枯木庵诗戏成两绝赠之·其二

前身石霜后身浃,如印印泥风去尘。

认得当时侍者意,无人知是密庵人。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