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磴千盘尽,何曾任凿穿。
本来超色相,不假幻因缘。
翠滴松稍雨,岚开嶂外天。
此中饶静解,何事问栖禅。
古刹犹金碧,乾坤等劫灰。
息机原在悟,彼岸本无媒。
转梵猿常下,传经鸟自来。
他年返初服,结庐向丹台。
曲磴千盘尽,何曾任凿穿。
本来超色相,不假幻因缘。
翠滴松稍雨,岚开嶂外天。
此中饶静解,何事问栖禅。
古刹犹金碧,乾坤等劫灰。
息机原在悟,彼岸本无媒。
转梵猿常下,传经鸟自来。
他年返初服,结庐向丹台。
这首诗是明朝文人江天一创作的《朱砂庵》,描绘了朱砂庵的自然景色和禅意氛围。首联“曲磴千盘尽,何曾任凿穿”写山路曲折陡峭,仿佛是人力难以凿通,暗示了庵庙选址的偏远与艰辛。接下来,“本来超色相,不假幻因缘”表达了庵中修行者超脱世俗,追求超越色相与因果的境界。
“翠滴松稍雨,岚开嶂外天”通过描绘雨后松林翠绿欲滴,山岚缭绕展现出庵庙周围的自然之美,寓含着禅意中的空灵与宁静。“此中饶静解,何事问栖禅”进一步强调了此处的静谧适合于心灵的解脱和对禅理的探索。
中间两联“古刹犹金碧,乾坤等劫灰”以古刹的辉煌与天地的沧桑相对比,寓意世间万物皆如过眼云烟,唯有内心的领悟才是永恒。“息机原在悟,彼岸本无媒”则揭示了修行的真谛在于内心的觉醒,而非外在的媒介。
尾联“转梵猿常下,传经鸟自来”运用象征手法,猿猴转经声和飞鸟传经,增添了神秘与神圣的气氛,表达出庵中生活的和谐与自然。最后,“他年返初服,结庐向丹台”表达了诗人期待有一天能回归自然,隐居修行的愿望,体现了对道家理想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朱砂庵为背景,融合了山水之景与禅宗思想,展现了诗人对超然境界的追求和对内心平静的向往。
低头拜东野,未厌擿抉穷。
停车问缩酒,不讣牛马风。
胸次绝尘滓,欲与秋水同。
斯人未遽远,当在阿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