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隐岩》
《寄隐岩》全文
明 / 王守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每逢山水地,便有卜居心。

终岁风尘里,何年沧海浔?

洞寒泉滴细,花暝石房深。

青壁须留姓,他时好共寻。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寄隐岩》,是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王守仁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憧憬。

首句“每逢山水地,便有卜居心”,开篇即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山水之地,不仅风景宜人,更能让人心灵得到宁静与净化,因此诗人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在此定居的想法。

接着,“终岁风尘里,何年沧海浔?”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对当前生活状态的不满。在繁忙喧嚣的尘世中度日,何时才能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宁静之地呢?这里“沧海浔”象征着理想的隐居之所,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渴望。

“洞寒泉滴细,花暝石房深”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幽深的画面。山洞中的泉水细流不息,夜晚的花朵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宁静,石房深处更是隐秘而神秘。这些景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纯净与深邃。

最后,“青壁须留姓,他时好共寻。”诗人希望在青翠的山壁上留下自己的名字,期待未来有人能发现并一同探寻这片隐居之地。这不仅是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也是对后世的一种期许,希望有志之士能够理解并追求这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方式。

整体而言,《寄隐岩》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王守仁

王守仁
朝代:明   字:伯安   号:阳明   生辰: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猜你喜欢

伏日偶作

移床拖簟就南轩,门掩闲坊半树蝉。

多病形容唯有骨,食贫生计旋无钱。

掖垣已忝年深直,朝谒终妨日晏眠。

会解纶闱求郡印,早收馀俸卜归田。

(0)

正月尽偶题

一岁春光九十日,三分已是一分休。

何曾快见花烧眼,只解潜催雪满头。

莫问穷通求季主,自齐生死学庄周。

终须摆脱人间事,高逐冥鸿狎海鸥。

(0)

和仲咸杏花三绝句·其三

老去对花多感叹,春来耽酒少康宁。

也知此事终无益,免被渔人笑独醒。

(0)

赠狄国寅

每读梁公传,青编日屡开。

神交慕英烈,自喜见云来。

一命须朝禄,连章荐楚材。

凡升黄绶秩,世代乃身媒。

(0)

赠颖师

昔有二大士,比迹相差池。

一隐卢老堂,一作贫舍儿。

任缘本无意,音韵偶追随。

高唱既绝诣,豹隐那得窥。

颖公实静者,妙赏心自知。

以此墨守虑,远继白雪词。

首叙同契语,生死一推移。

末祛唱酬迹,风月非所私。

中间任游戏,不假永篇题。

自此探骨髓,杜兰杂香蘼。

翻思前作者,往往求其皮。

彼非不论量,泛浪忽深思。

但取偶世语,高调终莫追。

颖公整襟量,峭耸乘嵚危。

冥搜尚论古,快警耳目疑。

不从禅寂缚,此道信权奇。

(0)

曾谹父再赋鼓字韵诗再赋一篇

头如青山手如雨,十日瓦沟鸣羯鼓。

南城病客偏作愁,鱼游浅釜蛙同渚。

去年曾困夏畦乾,巫祝陈牲女师舞。

淮南米贱隔关河,漫道归期久已许。

谁同著力破愁城,愿备前行插飞羽。

那知物理自乘除,原思五秉公西庾。

暑雨祁寒人莫嗟,洁笾涤豆神其吐。

茅檐生意满晴川,方信齑肠能抵虎。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