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寒山子,寒岩日欲曛。
无人到深处,众木隐孤云。
水照秋痕尽,霞明晚翠分。
孤猿啼亦在,谁向此中闻。
不见寒山子,寒岩日欲曛。
无人到深处,众木隐孤云。
水照秋痕尽,霞明晚翠分。
孤猿啼亦在,谁向此中闻。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湘的《望云岩》,通过对寒山子所居的寒岩景象的描绘,展现出一种幽深静寂的自然之美。首句“不见寒山子”,表达了诗人对寒山子的怀念和寻觅之情,暗示了其人迹罕至的环境。接着,“寒岩日欲曛”描绘出夕阳西下时分,寒岩被余晖染成暖色调的画面,增添了诗意的氛围。
“无人到深处,众木隐孤云”进一步强调了山中的荒凉与寂静,只有孤独的云朵在树林间飘荡,更显其空旷。诗人通过“水照秋痕尽,霞明晚翠分”描绘出秋水倒映着落叶的痕迹,晚霞照亮了山间的翠色,展现了季节的转换和自然的静美。
最后两句“孤猿啼亦在,谁向此中闻”,以孤猿的哀鸣作为结句,既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寓言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传达出对人迹罕至、宁静深远的自然景色的深深感慨,以及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纷扰的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