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能小脱簿书林,招唤诗流卜夜深。
老我愁隤半山玉,凭君浅酌一荷金。
水边赏桂秋围坐,雨后摘蔬香满砧。
乘醉却来湖上戏,手翻波月看浮沉。
端能小脱簿书林,招唤诗流卜夜深。
老我愁隤半山玉,凭君浅酌一荷金。
水边赏桂秋围坐,雨后摘蔬香满砧。
乘醉却来湖上戏,手翻波月看浮沉。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杨万里创作的《又和六首(其三)》,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与内心情感的细腻表达。开篇“端能小脱簿书林,招唤诗流卜夜深”两句,描绘出诗人在清晨微光中轻抒诗文,直至深夜的文学创作景象,表现了诗人的勤学与对诗歌艺术的执着追求。"老我愁隘半山玉,凭君浅酌一荷金",则透露出诗人年事已高,对于生活中美好事物仍然保持着细腻感受和珍视之心态。
接着“水边赏桂秋围坐,雨后摘蔬香满砧”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自然环境中的悠闲情景。赏桂、摘蔬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小确幸,被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出来,感受到了秋天的清新与雨后的泥土香气。
最后,“乘醉却来湖上戏,手翻波月看浮沉”则展示了诗人在饮酒后仍不忘于大自然中寻找灵感,与湖水中的倒影相互辉映,捕捉月亮的跳动与湖面的波光,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自得其乐的情怀。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幽深,充分展示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景的敏锐感受和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
十日庐山游,蔬肠作雷鸣。
对食有长铗,论文无曲生。
清净似斋戒,迟留欲修行。
翩翩佳公子,怜我厌藜羹。
鱼酒致远意,诗篇慰西征。
姜新微带糟,鲊美香流罂。
今宵羊踏园,魂梦定须惊。
回首白莲社,姑作陶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