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心非不慕前修,自怪因循欲白头。
猎较趣时终琐琐,画墁营职信悠悠。
濠梁最忆知鱼乐,牢策翻惭为彘谋。
尚有故人能慰我,诗成珠玉每相投。
素心非不慕前修,自怪因循欲白头。
猎较趣时终琐琐,画墁营职信悠悠。
濠梁最忆知鱼乐,牢策翻惭为彘谋。
尚有故人能慰我,诗成珠玉每相投。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先贤之道的向往和自我修养上的不足,以及对于世事变化和个人功名的反思。
"素心非不慕前修,自怪因循欲白头。" 这两句表明诗人内心纯洁,对古代圣贤之道有所追慕,但自己却碌碌无为,随波逐流,到了老年仍未有所成就,因此感到自责。
"猎较趣时终琐琐,画墁营职信悠悠。" 这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对于世事的看法,认为世间功名富贵不过是过眼云烟,不值一提。
"濠梁最忆知鱼乐,牢策翻惭为彘谋。" 这里,诗人通过历史上濠梁之会的故事,表达了对古人知音难求的怀念,以及对于自己过去为了功名所做努力的反省。
最后两句"尚有故人能慰我,诗成珠玉每相投。" 则是说尽管世事无常,但仍然有一些老朋友能够理解和安慰他,而他们之间通过诗歌的交流,就像珍贵的珠玉一般,彼此投桃报李。
整首诗体现了王安石既有对个人修养不足的自省,也有对于功名富贵看破红尘的情怀,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在精神上的寄托和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