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婆娑谁手种,有藤缠络似髯垂。
但看窗草求溪意,自觉庭楸欠愈诗。
才拙岂能酬郢曲,心降但合靡齐旗。
吟渠却羡公家柞,短韵长篇句句奇。
古树婆娑谁手种,有藤缠络似髯垂。
但看窗草求溪意,自觉庭楸欠愈诗。
才拙岂能酬郢曲,心降但合靡齐旗。
吟渠却羡公家柞,短韵长篇句句奇。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榕树与周围环境和谐共生的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首联“古树婆娑谁手种,有藤缠络似髯垂”,诗人以拟人化的手法,将古树比作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其枝叶婆娑,仿佛是岁月的痕迹。藤蔓如同老者的胡须,缠绕着树干,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这里不仅描绘了树木的形态,也隐含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延续。
颔联“但看窗草求溪意,自觉庭楸欠愈诗”,诗人通过观察窗外的草木,感受到了溪流的意境,而庭院中的楸树似乎缺少了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暗示了诗人内心对于创作的渴望和追求。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诗歌创作的执着。
颈联“才拙岂能酬郢曲,心降但合靡齐旗”,诗人自谦自己的才华不足以创作出高雅的诗歌,但内心却向往着与古代伟大诗人的精神相契合。这里既有对自己能力的谦逊评价,也有对古代文学经典的崇敬之情。
尾联“吟渠却羡公家柞,短韵长篇句句奇”,诗人羡慕那些能够写出既短小精悍又长篇大论,且句句出奇制胜的诗作。这里的“公家柞”可能是指那些著名的诗人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于优秀文学作品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自我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和艺术的深刻理解与热爱。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和文学创作的独到见解。
梅天下梅雨,绥绥如乱丝。
梅生独抱愁,四顾无与期。
妻孥解我意,草草陈酒卮。
槛外百竿竹,新笋高过之。
竹色入我酒,变作青琉璃。
一饮眼目光,再饮言语迟。
三饮颓然兀,左右叹我衰。
有鸟从东来,引头闯深枝。
发声醒我醉,提壶美无疑。
典衣不直钱,唯是布与絺。
安得如古人,车傍挂鸱夷。
白日落我前,明月随我后。
流光如有情,徘徊上高柳。
高柳对寝亭,风影乱疏牖。
我马卧其傍,我仆倦支肘。
寂寂重门扃,独念家中妇。
乳下两小儿,夜夜啼向母。
问爷若个边,天性已见厚。
不嗟羁枕孤,不愧栖禽偶。
内有子相忆,外有月相守。
何似长征人,沙尘听刁斗。
伯仲俱邦栋,朝廷倚以隆。
出为周九牧,入是汉三公。
岁易星辰转,天均雨露同。
威声满河北,事业出山东。
赋压临邛马,文高益部雄。
英灵当自伏,教化已先通。
彀骑花川隘,壶浆锦里空。
道途来笮马,都邑贵郫筒。
刀梦殊祥后,锋车急占中。
春江须爱赏,花凤在梧桐。
东吴临海若,看月上青冥。
河汉微分练,星辰淡布萤。
细烟沉远水,重露裛空庭。
孤坐饶清兴,惟将影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