舣棹青山下,来寻蓟子家。
人鱼皆静乐,水木亦清华。
松老欲成盖,菊寒殊未花。
何须觅句漏,此自有丹砂。
舣棹青山下,来寻蓟子家。
人鱼皆静乐,水木亦清华。
松老欲成盖,菊寒殊未花。
何须觅句漏,此自有丹砂。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象,诗人通过对山水生态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自然和谐共处的喜悦之情,以及对于生命成长与完善的期待。
“舣棹青山下”一句,以动作入诗,画面感极强,读者仿佛能听见舣棹划过水面的声音,也能感受到那清澈见底的水域。舣棹是古代船只前部用来撞开水草或探路的一种工具,它在这里不仅是描绘景色的工具,更是引出诗人情感的媒介。
“来寻蓟子家”则透露了诗人的目的性,蓟子家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的人家或地方,这里也象征着一种纯净无瑕的生活状态。蓟子在中国文化中常与高洁清贫联系在一起,表明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
“人鱼皆静乐”一句,以“静乐”二字形容人和水中的生物,都达到了内心的平和与满足,这种境界如同道家所追求的天人合一,是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
接下来的“水木亦清华”,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宁静美好的景象。“清华”二字,既形容水的清澈,也形容树木的翠绿,这里的“亦”字,增添了一种自然而然的感觉,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中万物各得其所,和谐共存。
“松老欲成盖”一句,以松树的生长来比喻生命力与时间的关系。松树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韧不拔和长寿,这里表达了对生命成长到顶点的期待,而“欲成盖”则意味着这种过程是缓慢而自然的。
接着,“菊寒殊未花”一句,则以菊花尚未开放来反衬出时间的流逝和生命力的逐渐展现。菊花在秋季才会绽放,这里的“殊未花”表明时机未到,生机仍在孕育中。
最后,“何须觅句漏,此自有丹砂”一句,则是在说,对于这种自然而然的生命成长过程,无需过多探究或修饰,因为它本身就蕴含着内在的价值和意义。这里的“丹砂”,通常指的是道教中的仙药,象征着纯净无瑕的境界。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远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好的感受,以及对生命成长与完善的期待。通过对山水生态的观察,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内心平和与外在世界和谐共存的追求。
鸡省有贞植,鹜行销昼烦。
憎柳媚绿暗,伴梅耿黄昏。
何须雪贸贸,始爱渠轩轩。
坚守孤竹国,肯折先轸元。
如何桃李时,笋短不出垣。
周郎夜入直,挟策携酒尊。
为渠问玄夫,乃遇震为坤。
喜渠必蕃昌,吟到落金盆。
晓唤郭橐驼,提耳细细言。
汲水龙井泓,辇土天竺原。
妙偷造化窟,仁及冰霜根。
为赋淇奥诗,绝去笔墨痕。
何时淮阴市,能报漂母恩。
周郎顾之笑,吾自哀龙孙。
雪留远岭半尖白,云漏斜阳一线黄。
天肯放晴差易耳,殷勤剩觅几朝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