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华光仁老》
《寄华光仁老》全文
宋 / 邹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越州刺史越州僧,曾是龙华同会人。

偶向祝融峰下过,便从香积钵中亲。

毫端宝刹重重现,句里藏机一一新。

正是连天雁回日,此心先已到江滨。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邹浩所作,名为《寄华光仁老》。诗中描绘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佛法的深刻理解与追求。首句“越州刺史越州僧,曾是龙华同会人”以越州为背景,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与友人的渊源,暗示了两人曾共同参与过佛教活动,奠定了诗的情感基调。

接着,“偶向祝融峰下过,便从香积钵中亲”两句,通过描述诗人偶然经过祝融峰,与友人共饮香积之钵,展现了两人深厚的友情和共同的修行经历。这里的“香积钵”象征着佛教中的供养与法喜,寓意着两人在佛法上的深厚交流与共鸣。

“毫端宝刹重重现,句里藏机一一新”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己在创作时,内心深处涌现出的佛寺景象,以及每一句诗中蕴含的新意和深意,表现了他对佛法的深入理解和独特感悟。

最后,“正是连天雁回日,此心先已到江滨”以自然景象为喻,将时间与空间巧妙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如同连天的雁群,即使相隔千山万水,但心却早已跨越距离,抵达友人所在之处。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展现了其对佛法的虔诚与追求。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又蕴含了对佛法的深刻体悟,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邹浩

邹浩
朝代:宋   籍贯: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   生辰:1060—1111

邹浩(1060—1111)字志完,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旅况书寄云客·其一

情人针线绽征衫,强捉邻僧使夜谈。

书债仅能偿阚泽,唱歌空想觅何戡。

欢丛去眼诗无料,酒境违心醉不甘。

欲写客愁难著句,被君先占忆江南。

(0)

曾太夫人职方母初度在即,职方疏请归省不得,乞言为寿·其一

南天啮指仰曾慈,喜逮曾参禄养时。

产玉已成清庙器,将雏先占上林枝。

于今益信无投杼,自古空夸有断机。

承命勉摛仁寿颂,南丰门下敢言诗。

(0)

小祥之后,勉复弄笔梦游十二首·其三

心中人教掌中怜,不羡微之得事先。

赵姊丰容工泥夜,徐娘情味胜雏年。

清欢无睡非茶力,羞颊微赪似酒妍。

韵胜不妨香略晚,故陪霜菊到尊前。

(0)

孝先韬仲过存病榻携具为欢予于枕上劝酬笑谈弥日乐而咏之·其一

不有朋欢眼尚青,寒栖谁念影竛竮。

药从名士量泉煮,诗愧幽人裹饭听。

时近瓶笙砭俗耳,好依岩石画羸形。

病来翻喜游踪密,卧席何妨已见经。

(0)

有治具相邀者恐其未能脱略也先寄此诗以广其意

宾至愁君昼寝惊,茶炉想已沸秋声。

无烦座客矜牛炙,只倩厨娘点雉羹。

欢极有人能一石,狂来无饮不三更。

何须鲭鲊方相授,明日重过觅解酲。

(0)

余旧诗悉已遗忘而韬仲皆为存录展阅一过觉无端往事交集胸怀怅然久之因呈四韵

不堪重对旧诗篇,潦倒欢场二十年。

多为微辞猜宋玉,敢持才语傲非烟。

春风鬓影弹琴看,夜月歌声隔巷怜。

今日掩门梅雪下,药炉声沸卧床前。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萧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