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薰避暑驻山庄,四顾重重丘壑长。
雨后雏莺歌密树,风前练雀舞斜廊。
静观得趣无非景,佳兴涵虚可致凉。
烹茗汲泉清意味,个中谁解有真香。
迎薰避暑驻山庄,四顾重重丘壑长。
雨后雏莺歌密树,风前练雀舞斜廊。
静观得趣无非景,佳兴涵虚可致凉。
烹茗汲泉清意味,个中谁解有真香。
这首《山居》诗,是清朝的康熙皇帝(玄烨)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中避暑的宁静生活与自然之美。
首联“迎薰避暑驻山庄,四顾重重丘壑长”开篇即点明了诗人身处山中,远离尘嚣,寻求清凉避暑的情境。山庄四周群山环绕,丘壑连绵,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与深邃。
颔联“雨后雏莺歌密树,风前练雀舞斜廊”进一步描绘了山中雨后的清新景象。雨后,幼小的黄莺在茂密的树林中欢快地歌唱,而轻盈的麻雀则在斜廊前翩翩起舞,生动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
颈联“静观得趣无非景,佳兴涵虚可致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在静谧的环境中,每一处景色都蕴含着无穷的乐趣,而内心的愉悦与满足感,仿佛能带来身心的清凉。
尾联“烹茗汲泉清意味,个中谁解有真香”则以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收束全诗。煮茶时,泉水的清澈与茶香的浓郁交织在一起,不仅满足了口腹之欲,更让人心灵得到了净化与升华。在这份简单而纯粹的享受中,或许只有真正懂得生活艺术的人才能体会其中的真谛。
整首诗通过对山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同时也体现了其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孤村彻夜雨浪浪,思入荆溪转渺茫。
湖海无缘仍返棹,善权有路且鸣榔。
特因赴约反成爽,岂谓寻閒竟得忙。
寄语休文莫相讶,好风晴日会须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