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村彻夜雨浪浪,思入荆溪转渺茫。
湖海无缘仍返棹,善权有路且鸣榔。
特因赴约反成爽,岂谓寻閒竟得忙。
寄语休文莫相讶,好风晴日会须偿。
孤村彻夜雨浪浪,思入荆溪转渺茫。
湖海无缘仍返棹,善权有路且鸣榔。
特因赴约反成爽,岂谓寻閒竟得忙。
寄语休文莫相讶,好风晴日会须偿。
此诗描绘了诗人沈亚卿与友人王鏊在荆溪泛舟游玩,不料途中遭遇大雨,不得不改变行程的情景。诗中以“孤村彻夜雨浪浪”开篇,形象地展现了雨势之大,环境之凄凉。接着,“思入荆溪转渺茫”一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失落。然而,面对无法预料的风雨,诗人并未沉沦,而是选择了“善权有路且鸣榔”,即转向另一条更为便捷的路径,体现了他的灵活应变和乐观态度。
“特因赴约反成爽,岂谓寻閒竟得忙”,这两句反映了计划与现实之间的落差,以及在意外情况下的忙碌与应对。尽管未能如愿前往张公洞,但诗人并未因此感到失望或沮丧,反而在寻找替代方案的过程中找到了新的乐趣与充实。
最后,“寄语休文莫相讶,好风晴日会须偿”,诗人以轻松幽默的口吻,向友人沈亚卿表示,虽然这次未能如愿以偿,但未来的好天气和美好时光总会到来,暗示着对未来的期待与乐观。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中的变故时的豁达与智慧,以及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