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浥红香湿未乾,绿阴深静护彫阑。
频来未许重门掩,色重谁将碎锦攒。
剪伐无心还比召,带围有兆亦同韩。
道人自是忘情者,莫作当年侍史看。
露浥红香湿未乾,绿阴深静护彫阑。
频来未许重门掩,色重谁将碎锦攒。
剪伐无心还比召,带围有兆亦同韩。
道人自是忘情者,莫作当年侍史看。
这首诗描绘了韩侍郎庭院中盛开的芍药花,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花朵的娇艳与生机。首句“露浥红香湿未乾”,生动地描绘了清晨露水滋润下的芍药花瓣,仿佛还带着湿润的香气,未完全干涸,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接着,“绿阴深静护彫阑”一句,通过绿色的树荫和雕栏的衬托,进一步渲染了芍药花生长的环境,显得幽静而雅致。
“频来未许重门掩”表达了芍药花的美丽吸引着人们频繁前来观赏,以至于主人不得不让门常开,不欲将其美景封闭。“色重谁将碎锦攒”则赞美了花朵色彩的丰富与鲜艳,如同将多色的锦缎聚集在一起,令人叹为观止。
“剪伐无心还比召,带围有兆亦同韩”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芍药花与历史人物相联系,暗示了花朵的生长与繁荣也像历史上的英雄一样,有着不可忽视的力量和影响。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对历史的思考。
最后,“道人自是忘情者,莫作当年侍史看”一句,点明了诗人并非仅仅在欣赏花朵,更是在借花喻人,表达自己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态度,同时也提醒读者不要仅从表面去解读花木之美,而应深入理解其背后所蕴含的哲理与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芍药花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也融入了诗人对人生、历史和哲学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初从司农后,旋领藏庾役。
金贮四百万,粟犹六年积。
人人怀婺恤,已惧渔竭泽。
倏忽十年馀,出多入不益。
粟乏兼岁储,金万不及百。
仰给人如麻,啧啧朝与夕。
司农难以应,仰屋忧难释。
广开鬻爵例,铨路惧乖隔。
严督搜粟吏,又为闾阎惜。
食寡与用舒,斯言诚药石。
九重方明圣,成命正于赫。
屡示宽恤期,四海手加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