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平练卒抵龙骧,传说金门布战樯。
赤浪果翻昭达炬,青矶谁护伯颜航?
猴墟路断空漂骨,燕洞山遥枉梦乡。
多少苍生齐舞蹈,南天望气卜青祥。
游平练卒抵龙骧,传说金门布战樯。
赤浪果翻昭达炬,青矶谁护伯颜航?
猴墟路断空漂骨,燕洞山遥枉梦乡。
多少苍生齐舞蹈,南天望气卜青祥。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战争的壮阔场景与历史的沧桑变迁。开篇“游平练卒抵龙骧”,以“游”字起笔,仿佛在叙述一场军队的行进,而“龙骧”则暗示出军队的威武雄壮。接着“传说金门布战樯”,通过传说中的金门,展现了战争的背景与准备。
“赤浪果翻昭达炬,青矶谁护伯颜航?”这两句运用了鲜明的色彩对比和具体的战争场面描写,“赤浪”与“青矶”分别代表了战场的激烈与地形的险峻,而“昭达炬”与“伯颜航”则可能指向了具体的战役或英雄人物,表达了战争的残酷与英勇。
“猴墟路断空漂骨,燕洞山遥枉梦乡。”这两句转而描绘了战争后的荒凉景象,猴墟路断,漂骨满地,燕洞山遥,梦乡徒存,表现了战争对土地和生命的摧残,以及战后人们内心的空虚与失落。
最后“多少苍生齐舞蹈,南天望气卜青祥。”则以“苍生”的欢腾与“南天”的祥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方面反映了战争结束后的人民对和平的渴望,另一方面也暗示了作者对于历史变迁中人性光辉的肯定与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深刻地反映了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珍贵,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沉思考和对人性美好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