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为江海行,风波曾不惧。
但欲寻名山,扁舟无定处。
南有鹏若鸮,崄有石若锯。
毒草见人摇,短狐逢影怒。
不遐尚苦乖,更远饶瘴雾。
东土乃滨海,蜃鼍仍可怖。
壳物怪琐屑,蠃蚬固无数。
咸腥损齿牙,日月复易饫。
二方既若此,往矣无久驻。
竟当西北来,醇酎炙肥羜。
夏不厌浆酪,冬不厌雉兔。
勿言专口腹,口腹人所务。
天台信奇伟,石桥非坦步。
庐岳趣最幽,饥肠看瀑布。
此致虽为高,实亦难久慕。
君行听我言,不听到应悟。
勇为江海行,风波曾不惧。
但欲寻名山,扁舟无定处。
南有鹏若鸮,崄有石若锯。
毒草见人摇,短狐逢影怒。
不遐尚苦乖,更远饶瘴雾。
东土乃滨海,蜃鼍仍可怖。
壳物怪琐屑,蠃蚬固无数。
咸腥损齿牙,日月复易饫。
二方既若此,往矣无久驻。
竟当西北来,醇酎炙肥羜。
夏不厌浆酪,冬不厌雉兔。
勿言专口腹,口腹人所务。
天台信奇伟,石桥非坦步。
庐岳趣最幽,饥肠看瀑布。
此致虽为高,实亦难久慕。
君行听我言,不听到应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送苏子美》,表达了对友人苏子美的劝慰与祝愿。诗中以江海行舟的意象开篇,描绘了友人不畏艰险、追求名山的豪情。接着,诗人通过比喻,描述了南方旅途中的种种困难,如凶猛的鸟、险峻的石、毒草和恶兽,以及沿海地带的蜃气和怪异生物,暗示了路途的艰难和不宜久留。
诗人进一步强调,尽管东方海滨环境恶劣,但友人应该转向西北,那里有醇厚的酒肉等待,生活更为丰富。他提醒苏子美,享受美食并非坏事,但不应仅限于此,天台山的壮丽和庐山的幽深也值得欣赏,但长久停留并非上策。最后,诗人以期待和理解的态度,希望苏子美能听从他的建议,明白人生旅途中的权衡与选择。
总的来说,这首诗既有对友人的关怀,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探讨,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富有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