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国平居野兴深,花边立马此登临。
云林未许成归隐,尘世惟思学醉吟。
若下风流新蚁绿,长安春巳旧貂金。
芳菲迟尔来何暮,叶底流莺正好音。
异国平居野兴深,花边立马此登临。
云林未许成归隐,尘世惟思学醉吟。
若下风流新蚁绿,长安春巳旧貂金。
芳菲迟尔来何暮,叶底流莺正好音。
这首明代杨慎的《看花出郊村店小饮》描绘了诗人身处异国他乡时的闲适心情和对自然景色的欣赏。首句“异国平居野兴深”表达了诗人身处异地,生活简朴而内心深处涌动着浓厚的田园乐趣。在花丛中驻足,骑马远眺,是诗人享受生活的一种方式,“花边立马此登临”形象生动。
“云林未许成归隐”暗示诗人虽然向往归隐山林,但现实中的责任和羁绊使他无法轻易抽身。他对尘世的思考转向了醉吟,借酒抒怀,寻求心灵的慰藉。“若下风流新蚁绿”描绘了酒杯中新酿的绿色美酒,暗含诗人对当下生活的惬意与享受。
“长安春巳旧貂金”以长安的春天和贵人的服饰为背景,寓言自己虽身处异国,但仍心系故土,感叹时光流逝。“芳菲迟尔来何暮”表达了对美好春光迟到的惋惜,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时光匆匆的感慨。
最后一句“叶底流莺正好音”,以黄莺在树叶间婉转的鸣叫作结,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诗人借此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和谐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细腻,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异国情怀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春城三二月。禁柳飘绵未歇。
仙籞生香,轻云凝紫,临层阙。歌掌明珠滑。
酒脸红霞发。华省名高,少年得意时节。
画刻三题彻。梯汉同登蟾窟。
玉殿初宣,银袍齐脱,生仙骨。
花探都门晓,马跃芳衢阔。
宴罢东风,鞭梢一行飞雪。
迢迢何处觅仙关,翠竹苍崖夕照间。
倦鸟依依穿石磴,落花历历点苔斑。
春残几负屑霄约,首白宁辞绝壁攀。
乘兴相携遥蹑屐,一樽聊与赋青山。
竹深不放斜阳度,横披澹墨林沼。
断莽平烟,残莎剩水,宜得秋深才好。荒亭旋扫。
正著酒寒轻,弄花春小。
障锦西风,半围歌袖半吟草。
独游清兴易懒,景饶人未胜,乐事长少。
柳下交车,尊前岸帻,同抚云根一笑。秋香未老。
渐风雨西城,暗敧客帽。背月移舟,乱鸦溪树晓。
龙舟争快楚江滨,吊屈谁知特怆神。
家酿寄君须酩酊,古今嫌见独醒人。
竹焉美哉,爱竹者谁,曰君子欤。
向佳山水处,筑宫一亩,好风烟里,种玉千馀。
朝引轻霏,夕延凉月,此外尘埃一点无。
须知道,有乐其乐者,吾爱吾庐。竹之清也何如。
应料得诗人清矣乎。
况满庭秀色,对拈彩笔,半窗凉影,伴读残书。
休说龙吟,莫言凤啸,且道高标谁胜渠。
君试看,正绕坡云气,似渭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