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栖宛似白云乡,户外纷纷绕绿杨。
身贱复生忘姓氏,世衰流俗擅文章。
且凭天作穷通主,一任人分上下床。
漫比虫吟聊自适,雄心莫复在词场。
幽栖宛似白云乡,户外纷纷绕绿杨。
身贱复生忘姓氏,世衰流俗擅文章。
且凭天作穷通主,一任人分上下床。
漫比虫吟聊自适,雄心莫复在词场。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者的生活状态与心境。首句“幽栖宛似白云乡”,以白云乡比喻隐居之地的清静与超脱,暗示诗人远离尘嚣,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接着,“户外纷纷绕绿杨”描绘了外界的热闹与生机,与诗人内心的平静形成对比。
“身贱复生忘姓氏,世衰流俗擅文章。”这两句揭示了诗人的身份地位不高,但内心淡泊名利,不为世俗所累,反而在逆境中展现出才华横溢的一面。这种对自我价值的重新定义,体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且凭天作穷通主,一任人分上下床。”诗人将命运交由上天安排,不强求物质的富足或地位的尊贵,而是随遇而安,体现了豁达的人生观。同时,对“上下床”的描述,既是一种生活状态的写照,也暗含了对社会等级制度的讽刺。
最后,“漫比虫吟聊自适,雄心莫复在词场。”诗人以虫鸣自比,表达自己虽身处困境,但仍能自得其乐,不为外界评价所动。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过去雄心壮志的反思,似乎在说,过去的追求已不再重要,现在的满足与快乐才是真正的价值所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命体验和深刻的人生哲思,表达了对自由、超脱与内在价值的追求,以及对现实困境的乐观态度。
寄语诗人,可曾似、玉颜鸦色。
休更拟、铜仙铅泪,痛辞宫阙。
七发谁从枚乘后,五噫常在梁鸿侧。
尽天家、倾国重佳人,升平歇。繁华梦,难消灭。
兴废事,何从说。有低头神甫,子规啼血。
消息难凭云际雁,玲珑只见窗前月。
听高歌、换却断肠声,壶敲缺。
绮园换劫,对树远连天,草萋迷渚。浪淘自古。
剩年时禊事,暗随流去。旧日桃花,付与谁家作主。
漫凝伫。尽绿叶替枝,低黯无语。人世如逝羽。
一例沧桑,霎时歌舞。断肠信否。
便玄都重到,怕迷门户。种就清愁,燕麦无情漫与。
篆香炷。镇相思,独眠孤戍。
江山无主,剩酒徒几辈,天涯萍聚。
一种芬芳抛不得,空被才名耽误。
痴梦寻仇,骚魂觅食,都是风前絮。
斜阳满眼,离怀绵渺如许。
可奈两地相思,迢迢歇浦,难诉伤心语。
弹罢焦桐同此恨,凤泊鸾飘何处。
乱世多愁,故园小病,盼断双鱼素。
碧阑干畔,惹侬终日延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