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夜坐二首·其二》
《夜坐二首·其二》全文
宋 / 陆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叶尽木无声,天高夜自明。

映窗灯半灭,掠野雁孤征。

瓦裂人间事,云浮身后名。

惟应托长镵,寂寞送浮生。

(0)
翻译
树叶落尽,夜晚寂静无声,天空高远,月光皎洁。
窗户上映着昏黄的灯光,只剩一半明亮,孤独的大雁掠过野外,独自飞翔。
瓦片破裂,象征世事变迁,人们的名声随云飘散在身后。
只能寄托于长长的锄头,让它寂寞地陪伴着我度过一生。
注释
叶尽:树叶全部落下。
木无声:树木静寂无声。
天高:天空高远。
夜自明:夜晚自然明亮。
映窗:照在窗户上。
灯半灭:灯光半明半暗。
掠野雁:飞过的孤雁。
孤征:独自飞翔。
瓦裂:瓦片破裂。
人间事:世间琐事。
云浮:云彩飘浮。
身后名:身后流传的名声。
托长镵:寄托在长锄上。
寂寞:孤独寂寞。
浮生:短暂的人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夜坐二首(其二)》。诗中描绘了秋夜的寂静与深沉,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叶尽木无声"写出了秋末树木落叶后的宁静,"天高夜自明"则强调了夜晚天空的清澈和明亮。接下来的"映窗灯半灭,掠野雁孤征",通过灯光微弱和孤雁南飞的意象,寓言了诗人孤独而深思的状态。

"瓦裂人间事"暗指世事沧桑,人事变迁,"云浮身后名"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身后名声的看法,认为它如同浮云般难以把握。最后两句"惟应托长镵,寂寞送浮生",以农具“长镵”象征诗人坚韧的生活态度,即使在寂寞中,也依然坚韧地度过一生。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陆游晚年的孤独与哲思。

作者介绍
陆游

陆游
朝代:宋   字:务观   号:放翁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1125—1210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
猜你喜欢

闺晚

红裙委塼阶,玉爪剺朱橘。

素臆光如砑,明瞳艳凝溢。

调弦不成曲,学书徒弄笔。

夜色侵洞房,春烟透帘出。

(0)

村花晚

三春已暮桃李伤,棠梨花白蔓菁黄。

村中女儿争摘将,插刺头鬓相誇张。

田翁蚕老迷臭香,晒暴??熏衣裳。

非无后秀与孤芳,奈尔千株万顷之茫茫。

天公此意何可量,长教尔辈时节长。

(0)

题漫天岭智藏师兰若僧云住此二十八年

僧临大道阅浮生,来往憧憧利与名。

二十八年何限客,不曾闲见一人行。

(0)

陇头水二首·其二

陇头流水急,流急行难渡。

远入隗嚣营,傍侵酒泉路。

心交赐宝刀,小妇成纨裤。

欲知别家久,戎衣今已故。

(0)

有会而作并序

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长饥。

菽麦实所羡,孰敢慕甘肥!

惄如亚九饭,当暑厌寒衣。

岁月将欲暮,如何辛苦悲。

常善粥者心,深恨蒙袂非。

嗟来可足吝,徒没空自遗。

斯滥岂彼志,固穷夙所归。

馁也已矣夫,在昔余多师。

(0)

东宫诗

软颜收红蕊,玄鬓吐素华。

冉冉逝将老,咄咄奈老何。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