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柴荒》
《柴荒》全文
清 / 蒋廷锡   形式: 古风

庭中多草莱,阶下多松竹。

朝取炊晨餐,夜拾煮夜粥。

松竹易以尽,草莱生不足。

朝持百钱去,暮还易一束。

湿重不可烧,漉米不能熟。

八口望曲突,嗷嗷叹枵腹。

前月山中行,山木犹簇簇。

今从山下过,遥望山尖秃。

农民无以爨,焚却水车轴。

田事更无望,拆屋入城鬻。

鬻之富贵家,可以烂鱼肉。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贫苦农民的生活境遇,通过对比昔日与今日的景象,展现了社会底层人民在资源匮乏和生活压力下的挣扎与无奈。

首先,诗的开头“庭中多草莱,阶下多松竹”描绘了一幅荒凉的庭院景象,暗示了土地的贫瘠和生活的艰难。接着,“朝取炊晨餐,夜拾煮夜粥”描述了农民为了维持最基本的生活,不得不早出晚归,辛苦劳作的情景。然而,即便如此,他们仍然面临着食物短缺的问题,“松竹易以尽,草莱生不足”,表达了对自然资源日益枯竭的担忧。

接下来,“朝持百钱去,暮还易一束”描绘了农民每日为生计奔波的艰辛,他们用微薄的收入换取生活必需品,但“湿重不可烧,漉米不能熟”则揭示了他们面临的实际困难——即使得到了食物,也无法妥善处理,导致食物无法食用,进一步加剧了他们的困境。

“八口望曲突,嗷嗷叹枵腹”一句,形象地表现了家庭成员对改善生活条件的渴望以及面对饥饿时的无奈与哀叹。随后,诗人通过“前月山中行,山木犹簇簇。今从山下过,遥望山尖秃”这一对比,展现了自然环境的变化,暗示了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破坏对农民生活的影响。

最后,“农民无以爨,焚却水车轴。田事更无望,拆屋入城鬻。鬻之富贵家,可以烂鱼肉。”这一段描述了农民为了生存不得不放弃农田,甚至拆毁自己的房屋,将木材卖给富人换取微薄的收入,而这些收入只能用于购买昂贵的鱼肉,讽刺了社会的不公和资源分配的失衡。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对比,深刻反映了清代社会底层农民的贫困生活和生存困境,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疾苦的关注和对社会不平等现象的批判。

作者介绍
蒋廷锡

蒋廷锡
朝代:清

蒋廷锡(1669年—1732年),字酉君、杨孙,号南沙、西谷,又号青桐居士。清朝前期政治人物、画家。汉族,江苏常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进士,雍正年间曾任礼部侍郎、户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太子太傅等职,是清朝重要的宫廷画家之一。雍正六年(1728年)拜文华殿大学士,仍兼理户部事。次年加太子太傅。雍正十年(1732年)卒于任内。谥文肃。
猜你喜欢

舟泊汉江望黄鹤楼

枫林霜叶净江烟,锦石游鱼清可怜。

贾客帆樯云里见,仙人楼阁镜中悬。

九秋查影横清汉,一笛梅花落远天。

无限沧洲渔父意,夜深高咏独鸣舷。

(0)

悲歌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

思念故乡,郁郁累累。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

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0)

苏武

苏武在匈奴,十年持汉节。

白雁上林飞,空传一书札。

牧羊边地苦,落日归心绝。

渴饮月窟冰,饥餐天上雪。

东还沙塞远,北怆河梁别。

泣把李陵衣,相看泪成血。

(0)

送杨少尹赴凤翔

诗名往日动长安,首首人家卷里看。

西学已行秦博士,南宫新拜汉郎官。

得钱祗了还书铺,借宅常时事药栏。

今去岐州生计薄,移居偏近陇头寒。

(0)

书端州郡斋壁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

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

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

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

(0)

破琴诗,并叙

破琴虽未修,中有琴意足。

谁云十三弦,音节如佩玉。

新琴空高张,丝声不附木。

宛然七弦筝,动与世好逐。

陋矣房次律,因循堕流俗。

悬知董庭兰,不识无弦曲。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李冠 袁黄 贾凫西 蔡卞 江忠源 吕惠卿 梁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