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在匈奴,十年持汉节。
白雁上林飞,空传一书札。
牧羊边地苦,落日归心绝。
渴饮月窟冰,饥餐天上雪。
东还沙塞远,北怆河梁别。
泣把李陵衣,相看泪成血。
苏武在匈奴,十年持汉节。
白雁上林飞,空传一书札。
牧羊边地苦,落日归心绝。
渴饮月窟冰,饥餐天上雪。
东还沙塞远,北怆河梁别。
泣把李陵衣,相看泪成血。
这首诗描绘了苏武在匈奴十年的孤独与坚持,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忠诚不渝的情怀。诗中的每一个意象都传递着强烈的情感:白雁飞过林间,只留下一纸书札,寥寥无几的信息,反映出苏武与外界的联系之稀少;牧羊于边地,苦涩而凄凉;落日时分,心中的绝望;渴饮月下之冰水、饥餐天上之雪,形象地表达了他的艰难困苦。东归之路遥远,北别之河梁,更增添了一份离愁。
最为人称道的是最后两句“泣把李陵衣,相看泪成血”,不仅表现了苏武与李陵的深厚情谊,也象征着忠诚和友情在艰难时刻的力量。泪水长流,至于成血,可见其哀伤之甚。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人性的温暖与坚韧,以及面对孤独与苦难时的不屈不挠。
几番微雨微寒,禁烟节近新晴矣。
游丝趁暖,残红铺径,树头青子。
镜匣凝尘,绣帘垂画,有人独自。
更莺慵燕懒,春光几许,愁中过,三之二。
锦字鱼书难寄。负西园、东风桃李。
高台芳榭,清游正畅,忍摇征辔。
楼外斜阳,堤边芳草,一江春水。
念天涯此际,深情远恨,万重千里。
花朝过了,看帘幕深深,乍喧还冷。
雕梁似昨,寂寂绣窗人静。且向花间问讯。
怎花亦、无言似恨。飘然渡过前轩,忙煞秋千月影。
斜趁。东风去迅。正结伴归来,夕阳红尽。
似曾相识,暗把乌衣重认。认是江山粉本。
又无奈、黄昏时近。愁损曲曲柔肠,化作相思寸寸。
渡江桃叶歌声歇,伤心竟成春恨。
打桨亲迎,横琴侧坐,想煞那回清均。护花最稳。
有障掩青绫,墙围青粉。
刻翠裁红,肩随妆阁索诗印。香衾拚负晓梦。
但兰羞早洁,纤手同进。
璧月难圆,彩云易散,艳福从来非分。东风太紧。
怅芳草天涯,柳绵吹尽。听雨黄昏,画帘三两阵。
晚晴帘底。照幽花瘦影,月痕初霁。
坠空阶、几叶梧桐,正绣幕低垂,霜风渐起。
暮景凄凉,又独自、阑干暗倚。
对孤灯小阁,闷掩银屏,病思憔悴。年时俊游谁记。
念画楼深处,岑寂罗绮。
叹如今、咫尺天涯,便锦字题成,更无人寄。
离绪依依,怕一寸、柔肠难系。
忍重问、新愁旧恨,近来消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