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尸走骨,逐利争名。伤神损气劳形。
镇日谩天昧地,不顾神明。
都缘为儿为女,惹尘劳、一向贪生。
何事尽待,无常限到,送入深坑。
金玉珍珠弃了,惟留得,平生善恶为凭。
甚处分明打算,直至幽冥。
无情业镜来照,觉从前、罪弃非轻。
放声哭,恨当初,不做修行。
行尸走骨,逐利争名。伤神损气劳形。
镇日谩天昧地,不顾神明。
都缘为儿为女,惹尘劳、一向贪生。
何事尽待,无常限到,送入深坑。
金玉珍珠弃了,惟留得,平生善恶为凭。
甚处分明打算,直至幽冥。
无情业镜来照,觉从前、罪弃非轻。
放声哭,恨当初,不做修行。
这首元代马钰的《满庭芳·叹世》以简洁而深刻的词句,描绘了世人为了名利奔波劳碌,忽视精神修养与道德操守的现实。"行尸走骨,逐利争名"形象地刻画出人们被欲望驱使,如同行尸走肉般追求物质利益。"伤神损气劳形"揭示了这种行为对身心的危害。
词人批评那些"镇日谩天昧地,不顾神明"的人,指出他们只因儿女情长,陷入尘世烦恼,"贪生"二字道出了人生的局限和对死亡的恐惧。接着,他感叹人们在面临死亡时才意识到生命的短暂和无常,"何事尽待,无常限到,送入深坑"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无奈和对过去贪欲的悔恨。
词的后半部分进一步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金玉珍珠弃了,惟留得,平生善恶为凭",指出财富无法带走,唯有善行恶行将伴随人的一生。"甚处分明打算,直至幽冥",表达了对死后报应的思考,认为即使到了阴间,也会受到业力的审判。
最后,词人以"无情业镜来照,觉从前、罪弃非轻"警示世人,过去的罪孽并非轻易可以抹去,"放声哭,恨当初,不做修行"表达了对未能及早醒悟、修行的深深遗憾。整首词以强烈的对比和深刻的人生哲理,展现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批判和对超脱之道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