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杨通老移居图》
《杨通老移居图》全文
宋 / 林希逸   形式: 古风

忆昔移居诗,在集篇篇好。

就中语奇绝,最是涉与岛。

谁欤作此图,题以杨通老。

行行四五人,长短各有荷。

瓢者帽且髯,席者头不裹。

或牧而尚髫,或负而似跛。

孟光衣颇宽,灵照袖亦拖。

一儿解持箠,一儿才剪箠。

处士独跨驴,牛乃背其媪。

彼羊驱于前,彼猫肩于左。

琴二荻篮双,生计亦甚夥。

应嫌俗子知,必住深山可。

低眉得何句,手卷岂其稿。

若逢李十二,定复歌饭颗。

薏苡或招谗,胡椒能惹祸。

君子哉若人,万物备于我。

(0)
鉴赏

这首诗《杨通老移居图》由宋代诗人林希逸所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杨通老及其家人在新居的生活场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细节和生动的比喻,将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诗的开头“忆昔移居诗,在集篇篇好”,表达了对过去移居生活的怀念,引出对杨通老新居生活的描述。接着,“就中语奇绝,最是涉与岛”两句,赞美了杨通老移居生活中的独特之处,暗示其生活充满了奇异的趣味。

接下来,诗人通过一系列的人物描写,展现了杨通老及其家人的日常生活情景。从“瓢者帽且髯,席者头不裹”到“孟光衣颇宽,灵照袖亦拖”,再到“一儿解持箠,一儿才剪箠”,这些细节描绘了家庭成员的不同特点和活动,既有成年人的忙碌,也有孩童的天真活泼。

“处士独跨驴,牛乃背其媪”一句,描绘了杨通老独自骑驴,而老妇人则被牛背上的场景,体现了人物之间的和谐共处。随后,“彼羊驱于前,彼猫肩于左”则展示了动物与人的互动,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

“琴二荻篮双,生计亦甚夥”两句,点明了杨通老及其家人生活的简单与自给自足,通过“琴二”和“荻篮双”的描述,展现了他们生活的艺术情趣和物质丰富。

最后,“应嫌俗子知,必住深山可”表达了对杨通老远离尘嚣、追求宁静生活的向往。“低眉得何句,手卷岂其稿”则暗示了杨通老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找到灵感,创作出美妙的诗句。

“若逢李十二,定复歌饭颗”一句,借用唐代诗人杜甫的典故,表达了对杨通老才华的肯定和对其未来创作的期待。“薏苡或招谗,胡椒能惹祸”则以古代的典故,隐喻了杨通老可能面临的误解和非议,但诗人坚信他是一位君子,具备包容万物的胸怀。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不仅描绘了杨通老移居生活的场景,也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方式的向往和对杨通老个人品质的赞赏。

作者介绍

林希逸
朝代:宋

福州福清人,字肃翁,号竹溪、庸斋。理宗端平二年进士。善画能书,工诗。淳祐中,为秘书省正字。景定中,迁司农少卿。官终中书舍人。有《易讲》、《考工记解》、《竹溪稿》、《鬳斋续集》等。
猜你喜欢

满江红.吊仁和沈孝女刲股殒命

废寝忘餐,但指望、萱堂起色。

猛听得、医人耳语,夜来当绝。

酬地誓将遗体代,呼天暗把炉香爇。

按金刀,良药腕中寻,亲调燮。耐不起,疮中裂。

流不住,楼头血。向搀扶老父,那堪声说。

白发春回双竖梦,蛾眉魂逐三更月。

谢夫君,莫怨暂归宁,成长别。

(0)

如梦令

只合唤他如梦。前后空拈新咏。

风便欲悬帆,忽忽离襟生冻。休送。休送。

今夜月寒珍重。

(0)

长相思.春词

梅子青。豆子青。飞絮飘飘扑短襟。风褰罗袖轻。

送芳辰。惜芳辰。春事支离些个情。眉峰恨几层。

(0)

一剪梅.白海棠

玉影盈阶映月痕。一片溪云。几点梨云。

隔帘风送细香温,猜是湘君。又疑文君。

却比春花迥不群。蜂也难惊。蝶也难惊。

铅华洗净倍芳芬。开也销魂。落也销魂。

(0)

忆江南.消夏之作八首·其七

红闺里,无赖是檀郎。

惟恐凉风欺翠袖,频呼小婢闭纱窗。絮絮恼人肠。

(0)

忆秦娥.怀远,代人作

云将暮。寒砧声送愁无数。愁无数。

孤鸿只影,极天难诉。片帆不返金陵渡。

相思难道相思路。相思路。千里风尘,一帘霜露。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段玉裁 周葵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