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然茅屋傍幽溪,买得蒲帘恰隐栖。
烟锁绿云垂户远,风吹白雪压檐低。
谁家玉箔春围暖,何处银钩翠幕齐。
一枕小窗门半掩,江花江月梦离迷。
萧然茅屋傍幽溪,买得蒲帘恰隐栖。
烟锁绿云垂户远,风吹白雪压檐低。
谁家玉箔春围暖,何处银钩翠幕齐。
一枕小窗门半掩,江花江月梦离迷。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雅致的乡村生活画卷。首句“萧然茅屋傍幽溪”,开篇即以简练之笔勾勒出一座远离尘嚣的茅屋,其旁流淌着一条幽静的溪流,营造出一种远离尘世的清幽氛围。接着,“买得蒲帘恰隐栖”一句,巧妙地将蒲帘与隐居生活联系起来,暗示了主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烟锁绿云垂户远,风吹白雪压檐低。”这两句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和谐。烟雾缭绕,绿树如云,垂挂于远处的窗户之上;微风轻拂,雪花飘落,覆盖在屋檐之下。这样的景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谁家玉箔春围暖,何处银钩翠幕齐。”这两句则通过对比手法,将温暖与寒冷、繁华与静寂进行对比,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玉箔与银钩,分别代表了温暖与寒冷的两种状态,而翠幕则象征着生机与活力。这样的描绘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也暗示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最后,“一枕小窗门半掩,江花江月梦离迷。”这两句以梦境收尾,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想象的空间。半掩的小窗,仿佛是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门户,而江花江月则是梦境中的美好意象。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蕴含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追求。
去马疾如飞,看君战胜归。
新登郤诜第,更著老莱衣。
汉水行人少,巴山客舍稀。
向南风候暖,腊月见春辉。
清斋独向丘园拜,盛服想君兴庆朝。
明日一阳生百福,不辞相望阻寒宵。
春尽杂英歇,夏初芳草深。
薰风自南至,吹我池上林。
绿蘋散还合,赪鲤跳复沈。
新叶有佳色,残莺犹好音。
依然谢家物,池酌对风琴。
惭无康乐作,秉笔思沈吟。
境胜才思劣,诗成不称心。
皇帝嗣宝历,元和三年冬。
自冬及春暮,不雨旱爞爞。
上心念下民,惧岁成灾凶。
遂下罪己诏,殷勤告万邦。
帝曰予一人,继天承祖宗。
忧勤不遑宁,夙夜心忡忡。
元年诛刘辟,一举靖巴邛。
二年戮李锜,不战安江东。
顾惟眇眇德,遽有巍巍功。
或者天降沴,无乃儆予躬。
上思答天戒,下思致时邕。
莫如率其身,慈和与俭恭。
乃命罢进献,乃命赈饥穷。
宥死降五刑,责己宽三农。
宫女出宣徽,厩马减飞龙。
庶政靡不举,皆出自宸衷。
奔腾道路人,伛偻田野翁。
欢呼相告报,感泣涕沾胸。
顺人人心悦,先天天意从。
诏下才七日,和气生冲融。
凝为油油云,散作习习风。
昼夜三日雨,凄凄复濛濛。
万心春熙熙,百谷青芃芃。
人变愁为喜,岁易俭为丰。
乃知王者心,忧乐与众同。
皇天与后土,所感无不通。
冠佩何锵锵,将相及王公。
蹈舞呼万岁,列贺明庭中。
小臣诚愚陋,职忝金銮宫。
稽首再三拜,一言献天聪。
君以明为圣,臣以直为忠。
敢贺有其始,亦愿有其终。
《贺雨》【唐·白居易】皇帝嗣宝历,元和三年冬。自冬及春暮,不雨旱爞爞。上心念下民,惧岁成灾凶。遂下罪己诏,殷勤告万邦。帝曰予一人,继天承祖宗。忧勤不遑宁,夙夜心忡忡。元年诛刘辟,一举靖巴邛。二年戮李锜,不战安江东。顾惟眇眇德,遽有巍巍功。或者天降沴,无乃儆予躬。上思答天戒,下思致时邕。莫如率其身,慈和与俭恭。乃命罢进献,乃命赈饥穷。宥死降五刑,责己宽三农。宫女出宣徽,厩马减飞龙。庶政靡不举,皆出自宸衷。奔腾道路人,伛偻田野翁。欢呼相告报,感泣涕沾胸。顺人人心悦,先天天意从。诏下才七日,和气生冲融。凝为油油云,散作习习风。昼夜三日雨,凄凄复濛濛。万心春熙熙,百谷青芃芃。人变愁为喜,岁易俭为丰。乃知王者心,忧乐与众同。皇天与后土,所感无不通。冠佩何锵锵,将相及王公。蹈舞呼万岁,列贺明庭中。小臣诚愚陋,职忝金銮宫。稽首再三拜,一言献天聪。君以明为圣,臣以直为忠。敢贺有其始,亦愿有其终。
https://shici.929r.com/shici/DBYY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