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松不知几千年,直干欲上干青天。
樛枝下与人世接,冷风过之万壑喧。
猿惊鹤怪樵牧遁,百鬼愁绝谁傍边。
纷纷海内丝竹耳,何处缥缈来臞仙。
整襟拱听移永日,置琴弗顾僮攲眠。
松风有际意无尽,庄骚不数惟易玄。
嗟乎深山大泽松不乏,斯人往往千载之陈编。
笔端若有夜半力,一日忽在轩楹前。
止斋虚静对立久,晴昊亦为生苍烟。
毕宏韦偃骨已朽,画工一世脂粉便。
北湖居士安得此,奄有二子云山传。
北湖居士云山传,吾诗孰与杜老起九原。
古松不知几千年,直干欲上干青天。
樛枝下与人世接,冷风过之万壑喧。
猿惊鹤怪樵牧遁,百鬼愁绝谁傍边。
纷纷海内丝竹耳,何处缥缈来臞仙。
整襟拱听移永日,置琴弗顾僮攲眠。
松风有际意无尽,庄骚不数惟易玄。
嗟乎深山大泽松不乏,斯人往往千载之陈编。
笔端若有夜半力,一日忽在轩楹前。
止斋虚静对立久,晴昊亦为生苍烟。
毕宏韦偃骨已朽,画工一世脂粉便。
北湖居士安得此,奄有二子云山传。
北湖居士云山传,吾诗孰与杜老起九原。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陈傅良所作的《题僧法传为沈仲一画听松图》,诗人通过对古松的描绘,展现了其高洁孤傲的形象和深远的艺术魅力。首句“古松不知几千年”,以夸张的手法突显松树的古老,接着“直干欲上干青天”描绘了松树挺拔入云的壮观景象。松枝“樛枝下与人世接”,象征着超凡脱俗又与人间相联。
诗人通过“冷风过之万壑喧”渲染出松林的幽深和风声的回荡,进一步烘托出松树的孤独与威严。“猿惊鹤怪樵牧遁,百鬼愁绝谁傍边”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松树神秘的力量,使之成为自然界的守护者。接下来,诗人将画中的松树与现实中的丝竹音乐、缥缈仙人相提并论,表达对艺术作品中意境的赞赏。
诗人沉醉于画作,甚至“整襟拱听移永日”,忘却世俗之事,体现出对艺术的专注与敬仰。最后,诗人感叹深山大泽间虽有众多松树,但能如画中这般被传世的并不多见,而沈仲一的画作则有幸得以流传。诗人以北湖居士的赞誉,表达了对沈仲一技艺的推崇,并自问其诗能否与杜甫的诗歌相比肩。
整首诗以松为线索,借题发挥,既赞美了画作,也寓言了人生的追求和艺术的价值,体现了宋代理学士大夫对自然和艺术的独特感悟。
几度移屋陋巷,兹来倍笑污洼。
短槛蜗涎诎曲,颓檐蠹篆槎枒。
门许故人题鸟,壁容稚弟涂鸦。
饮酒谁共一斗,读书差羡五车。
春月怀人薜荔,秋风吹梦蒹葭。
无榻堪留孺子,有蔬颇类茅家。
霜后老农饷蟹,雨前诗客携茶。
矮菊浸浸彭泽,盆荷小小若耶。
未得山栖聊尔,倘云市隐非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