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晴试笔》
《春晴试笔》全文
宋 / 萧立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为喜逢春亦自怜,新晴风物此花前。

蝶狂有意如耽色,树老无枝莫记年。

钟虡尘深唐九庙,金铜泪尽汉中天。

二三豪俊今何在,愁绝孤臣雪满天。

(0)
鉴赏

这首诗《春晴试笔》由宋代诗人萧立之创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春日晴朗天气时的复杂情感与对历史的感慨。

首联“为喜逢春亦自怜,新晴风物此花前”,开篇即以“喜”字点明诗人对春日的喜爱,同时“自怜”二字则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春光虽美,却也映照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自我反思。接着,“新晴风物此花前”一句,以清新明媚的春景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既欢快又略带忧郁的氛围。

颔联“蝶狂有意如耽色,树老无枝莫记年”,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蝴蝶的狂舞比作对色彩的沉迷,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而“树老无枝”则暗含岁月流逝、时光易逝之意,表达了对时间无情的感慨。

颈联“钟虡尘深唐九庙,金铜泪尽汉中天”,将视角转向历史,通过“唐九庙”和“汉中天”的典故,表达了对古代盛世的怀念与对历史沧桑的感慨。这里的“钟虡尘深”和“金铜泪尽”分别象征着历史的沉寂与英雄的悲凉,流露出诗人对过往辉煌不再的深深叹息。

尾联“二三豪俊今何在,愁绝孤臣雪满天”,将话题转回现实,以“二三豪俊”指代那些曾经才华横溢、志向远大的人物,反问他们如今身在何处,表达了对当代人才凋零、壮志未酬的忧虑。最后一句“愁绝孤臣雪满天”更是将个人的孤独与国家的衰败融为一体,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内心的沉重与无奈。

综上所述,《春晴试笔》不仅描绘了春日美景,更蕴含了诗人对自然、历史、社会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是一首情感丰富、意蕴深远的佳作。

作者介绍

萧立之
朝代:宋

萧立之(一二○三~?)(生年据本集卷下《壬午元日试笔……》“年似渭滨人样子”、“记前壬午甫能冠”推定),原名立等,字斯立,号冰崖,宁都(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历知南城县,南昌推官,通判辰州。宋亡归隐。有《冰崖诗集》二十六卷,已佚。明弘治十八年九世孙敏辑刊《冰崖公诗拾遗》三卷。事见本集末附萧敏《识后》,明嘉靖《赣州府志》卷九有传。 萧立之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弘治十八年刻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猜你喜欢

次韵得便风

福守之官大道通,乘舟朝发怒涛中。

高帆得势雕开翼,飞起沧溟万里风。

(0)

次韵范师道龙图三首·其二

八月湖平绝越通,桐江烟水乱山中。

客舟安稳尤为幸,百尺蒲帆一信风。

(0)

题叶坂梁氏南斋

我爱黉堂用意精,义方垂训为趋庭。

学攻白玉须成器,教积黄金不似经。

满架简编终岁乐,拥门松竹四时青。

诸生有遂登荣者,一月光能掩众星。

(0)

次程给事题法云寺方丈

府公清眼照孤心,结构仍誇壶奥深。

师悟赵州庭柏境,我知青岭震雷音。

粟粘便是三千界,草用曾为丈六金。

一滴曹源谁可测,海门腾起浪千寻。

(0)

次韵见寄

勇退犹惭大丈夫,两州四任若冥符。

未容上冢重官越,不谓班条再守吴。

云屋万家诚乐地,涛江一水隔名都。

同年后日同归去,画作东西二老图。

(0)

再用韵

一别三秋一日如,望中红叶已萧疏。

曾闻眷注行优召,自顾衰迟未退居。

在昔游从今道旧,平生事契敢忘初。

古人最重交情久,堪笑当年汉耳馀。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