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郭嵩焘联》
《挽郭嵩焘联》全文
清 / 罗正钧   形式: 对联

修六艺之文,通万方之略,后世谁相知,怅望千秋为陨涕;

质鬼神无疑,俟圣人不惑,殷忧与终古,苍凉寰海一孤臣。

(0)
鉴赏

此挽联以深沉的笔触,表达了对郭嵩焘的深切缅怀与敬仰之情。上联“修六艺之文,通万方之略”赞颂了郭嵩焘在学术上的深厚造诣和对国家事务的深远洞察力。六艺,即《诗》、《书》、《礼》、《易》、《乐》、《春秋》,是中国古代儒家教育的核心内容,代表了博大精深的文化知识体系。万方之略,则体现了郭嵩焘在处理复杂国际关系时的高超智慧与策略。

下联“后世谁相知,怅望千秋为陨涕”流露出对郭嵩焘在世时未能得到充分理解与支持的遗憾,以及对其逝世后孤独与寂寞的感慨。千秋,意指时间的长久,此处暗含了对郭嵩焘伟大贡献可能被历史遗忘的担忧。为陨涕,表达了对郭嵩焘的深切哀悼与怀念。

“质鬼神无疑,俟圣人不惑”则表达了对郭嵩焘人格的崇高评价。质鬼神无疑,意味着郭嵩焘的道德品质和思想深度足以超越生死,直面天地间的真理。俟圣人不惑,意指郭嵩焘的思想与行动如同圣人一般,能够引领时代,启迪人心,不会因外界的迷惑而动摇。

最后,“殷忧与终古,苍凉寰海一孤臣”总结了郭嵩焘一生的奉献与牺牲。殷忧,意为深深的忧虑或忧患,这里指的是郭嵩焘在面对国家危难时的忧虑与努力。终古,与千秋意思相近,表示时间的长远。寰海,即四海之内,形容范围广阔。一孤臣,则强调了郭嵩焘作为忠诚臣子的孤独形象,他在维护国家利益、推动改革的过程中,可能遭遇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与挑战。

整体而言,这副挽联不仅高度赞扬了郭嵩焘在学术、外交、道德等方面的卓越成就,也深刻揭示了他所面临的困境与牺牲,表达了对这位伟大人物的崇敬与惋惜之情。

作者介绍

罗正钧
朝代:清

猜你喜欢

纵横篇

苏秦始为交。同学鬼谷先生。辩说剖毫厘。

变诈入无形。巧言惑正理。人主莫不倾听。

(0)

秦女休行

庞氏有烈妇。义声驰雍凉。父母家有重怨。

仇人暴且强。虽有男兄弟。志弱不能当。

烈女念此痛。丹心为寸伤。外若无意者。

内潜思无方。白日入都市。怨家如平常。

匿剑藏白刃。一奋寻身僵。身首为之异处。

伏尸列肆旁。肉与土合成泥。洒血溅飞梁。

猛气上干云霓。仇党失守为披攘。一市称烈义。

观者收泪并慨慷。百男何当益。不如一女良。

烈女直造县门。云父不幸遭祸殃。今仇身以分裂。

虽死情益扬。杀人当伏法。义不苟活隳旧章。

县令解印绶。令我伤心不忍听。刑部垂头塞耳。

令我吏举不能成。烈著希代之绩。义立无穷之名。

夫家同受共祚。子子孙孙咸享其荣。

今我作歌咏高风。激扬壮发悲且清。

(0)

题度洪富岭道中

蹋破琼瑶路,行穿翡翠岑。

光摇鳌背稳,迹印兽蹄深。

冰莹奁开镜,泉凝玉坠簪。

野梅香彻骨,三嗅动微吟。

(0)

次韵郑有道喜王季野府判南归二首·其一

故人日下拜官归,河水南来似带围。

策马远游天府胜,食鱼偏爱锦江肥。

蚕丛故国山犹在,望帝荒祠鸟自飞。

万里欲将慈母线,芙蓉城里制春衣。

(0)

用吴彦晖韵送扬州张教授还汴梁二首·其二

匆匆归去缘何事,要看扬州芍药花。

定有金盘承绛露,送他梁苑故人家。

(0)

重游弁山·其二

竹色迷行径,松声汹座隅。

水清花自照,风暖鸟相呼。

饮罢思棋局,歌长缺唾壶。

重来潇洒地,聊足慰须臾。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