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覆崇垣水护门,不依邻舍自为村。
何缘却近山陵道,日夕时闻车马喧。
柳覆崇垣水护门,不依邻舍自为村。
何缘却近山陵道,日夕时闻车马喧。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隐逸之气的田园生活场景。诗人以“柳覆崇垣水护门”开篇,通过“柳”、“崇垣”、“水”、“门”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自然与居住环境和谐共存的画面,柳树覆盖着高墙,水流环绕着门户,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体现了居所的私密性。
接着,“不依邻舍自为村”一句,点明了此处并非繁华市井或热闹村落的一部分,而是独立存在,自成一格的小村庄。这种远离尘嚣的状态,给人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感觉。
“何缘却近山陵道,日夕时闻车马喧。”则在对比中深化主题。山陵之道通常意味着通往外界的路径,但此处却意外地靠近,似乎预示着虽处幽静之地,却仍能感受到外界世界的动态。尤其是“日夕时闻车马喧”,既暗示了外界的繁忙与喧嚣,也反衬出小村庄的宁静与安详,让人感受到一种远离尘世纷扰的平和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巧妙的对比手法,不仅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也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斜日翻波山倒浸,晚晴幻出西南胜。
绝岛双螺树色浮,遥天一线鸥飞剩。
谁剪吴淞尺纸间,唐君胸有洞庭山。
古藤危磴黄茆渚,细草荒宫消夏湾。
我生无缘空梦堕,三十年来蚁旋磨。
睡起窗前展画看,恍然垂手矶头坐。
湖山宜雨亦宜晴,春色茏葱秋月明。
知君作画不是画,分明诗境但无声。
古称诗画无彼此,以口传心还应指。
从君欲下一转语,何人会吸西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