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吹绿上汀洲,染出江南一片愁。
长到春来问芳草,不知何地可忘忧。
东风吹绿上汀洲,染出江南一片愁。
长到春来问芳草,不知何地可忘忧。
这首诗描绘了早春时节,东风吹拂之下,江南一带的景色。"东风吹绿上汀洲"一句,生动地勾勒出初春草木萌发的画面,"汀洲"指的是水边的小洲或岸坡,这里的"绿"是由东风唤醒大地的颜色,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然而,在这生机中却也夹带着一份淡淡的忧伤,"染出江南一片愁"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惆怅和对美好事物无法持久的感慨。
接下来的两句"长到春来问芳草,不知何地可忘忧"则更深入地探讨了时间流逝与个人情感之间的关系。春天到来,万物复苏,但诗人却在询问这些重新生长的花草,它们是否知道如何摆脱忧愁。这里的"不知何地可忘忧"表达了一种逃离烦恼的渴望,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内心的矛盾情感:既有对美好自然的欣赏,也有对个人忧愁无法摆脱的无力感。这种情感的复杂性和深刻性,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情感表达手法,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寺外幽岩石径斜,岩中开士似丹霞。
心涵水月空诸法,坐对寒崖落一花。
清夜潮音翻贝叶,常时云气护袈裟。
匆匆遥望知难觅,归骑联翩拥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