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舟无俗情,水送复山迎。
江色迷朝霭,松阴转午晴。
稳依危石缆,深傍绿芜行。
吾已忘机事,沙鸥莫漫惊。
泛舟无俗情,水送复山迎。
江色迷朝霭,松阴转午晴。
稳依危石缆,深傍绿芜行。
吾已忘机事,沙鸥莫漫惊。
这首诗描绘了泛舟于山水之间的宁静与自由之感。首句“泛舟无俗情”,开篇即点明诗人远离尘嚣,心无杂念的状态。接着,“水送复山迎”形象地展现了舟行于山水间的情景,水波轻推,山峦相迎,生动描绘出自然界的和谐与动态美。
“江色迷朝霭,松阴转午晴”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变化。清晨的江面被薄雾笼罩,色彩朦胧;午后阳光穿透松林,洒下斑驳光影,展现出一天中不同时刻的自然之美。这种细腻的描绘,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力,也流露出他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喜爱和感悟。
“稳依危石缆,深傍绿芜行”则通过具体的活动细节,如船缆稳系在危石上,船只沿绿草丛生之地前行,进一步强化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以及在这份宁静中找到的精神寄托。这样的场景,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与融入,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最后,“吾已忘机事,沙鸥莫漫惊”表达了诗人已经达到了心灵的纯净状态,不再为世俗之事所困扰,连沙洲上的鸥鸟也不必因他的到来而感到惊扰。这不仅是对自身心境的描述,也是对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泛舟山水间的自在与超然,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是一首富有哲思与情感的佳作。
于铄我舅,明德塞违。俾捍东藩,在徐之邳。
载播其惠,载扬其威。济宽惟猛,方夏以绥。
光启先业,增曜重晖。咨余冲人,艰苦攸离。
过庭无闻,顽固匪移。寔赖慈诲,导之轨仪。
仰遵嘉咏,俯蹈明规。如葛斯蔓,如樛之垂。
旋机回度,逝者如流。日与月与,稔冉代周。
自我之旷,载履春秋。瞻望遐路,邈矣其悠。
心之云慕,思结绸缪。人亦有言,爱而勿劳。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乃徂来迈,适此西郊。
在乾之二,爰著兹爻。我遘君子,仰之弥高。
岩岩其高,即之惟温。居盈思冲,在贵忘尊。
纵酒嘉燕,自明及昏。无幽不研,靡奥不论。
人乐其量,士感其敦。
《答石崇赠诗》【魏晋·欧阳建】于铄我舅,明德塞违。俾捍东藩,在徐之邳。载播其惠,载扬其威。济宽惟猛,方夏以绥。光启先业,增曜重晖。咨余冲人,艰苦攸离。过庭无闻,顽固匪移。寔赖慈诲,导之轨仪。仰遵嘉咏,俯蹈明规。如葛斯蔓,如樛之垂。旋机回度,逝者如流。日与月与,稔冉代周。自我之旷,载履春秋。瞻望遐路,邈矣其悠。心之云慕,思结绸缪。人亦有言,爱而勿劳。谁谓河广,曾不容刀。乃徂来迈,适此西郊。在乾之二,爰著兹爻。我遘君子,仰之弥高。岩岩其高,即之惟温。居盈思冲,在贵忘尊。纵酒嘉燕,自明及昏。无幽不研,靡奥不论。人乐其量,士感其敦。
https://shici.929r.com/shici/Aa3I7d.html
槐叶初生如鼠目,蜗牛绿树荫新绿。
冯轩高吟坐虎皮,一扫顿令千兔秃。
墨池之鱼曾化龙,三尺青蛇在袖中。
失马休嗟塞上翁,忘羊歧路迷西东。
沐猴而冠良足耻,五百斗鸡同梦死。
狗监明当荐上林,牧猪江揖商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