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吴郡秣陵关,菲岛申江巴子山。
到处循循能启诱,诸生济济共跻攀。
乱离督课防虚度,爱抚从心戒假颜。
愧我多年谈教育,诒谋今更叹才悭。
杭州吴郡秣陵关,菲岛申江巴子山。
到处循循能启诱,诸生济济共跻攀。
乱离督课防虚度,爱抚从心戒假颜。
愧我多年谈教育,诒谋今更叹才悭。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期的女诗人吴妍因所作的《悼亡八首》中的第四首。诗中表达了对教育事业的深切关注与反思,以及对人才匮乏的感慨。
首句“杭州吴郡秣陵关,菲岛申江巴子山”以杭州、吴郡、秣陵关、菲岛、申江、巴子山等地名起笔,营造出一种广阔的空间感和历史的厚重感,暗示了教育事业的广泛性和深远影响。
接着,“到处循循能启诱,诸生济济共跻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教育场景,教师们耐心引导学生,学生们勤奋学习,共同攀登知识的高峰。这里运用了“循循善诱”和“济济一堂”的成语,形象地表现了教育的积极氛围和师生互动的和谐状态。
“乱离督课防虚度,爱抚从心戒假颜”则反映了在动荡时期,教育者不仅要严格监督课程进度,防止时间虚度,更要以真心关爱学生,避免形式主义。这两句体现了作者对教育实践中应秉持原则的深刻思考。
最后,“愧我多年谈教育,诒谋今更叹才悭”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多年从事教育工作,却感叹人才稀缺的自省和忧虑。这不仅是对个人教育生涯的反思,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人才的渴望和培养的紧迫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教育事业的深情投入和对人才培育的深切关怀,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濒江多胜宇,兹地更推高。
结友为文会,开樽较饮豪。
春华今始盛,圣代况亲遭。
美景堪行乐,雄谈任叫号。
数家供法馔,百斝和春醪。
异味频登俎,良庖旋奏刀。
盘丰介象鲙,手马毕生螯。
极量觚并榼,忘形罂与槽。
怜君皆旷达,独我叹徒劳。
俗状区区外,刚肠渐渐熬。
壮心虽不屈,谗口亦奚逃。
感寓尝怀古,愁来几悼骚。
宦涂蜗斗角,世事猬森毛。
自得犹千虑,谁能挫一毫。
无烦恶蝇点,须拟效龙韬。
暂适惟诗酒,难兼是燕敖。
纵欢忘倦厌,论契甚坚牢。
峻节凌修干,清风遏怒涛。
就贤知不倦,营道岂云叨。
此席今谁继,知音尽俊髦。
《景德寺饮会丘思同作述怀诗兼纪一席之事见约同赋辄次元韵》【宋·苏颂】濒江多胜宇,兹地更推高。结友为文会,开樽较饮豪。春华今始盛,圣代况亲遭。美景堪行乐,雄谈任叫号。数家供法馔,百斝和春醪。异味频登俎,良庖旋奏刀。盘丰介象鲙,手马毕生螯。极量觚并榼,忘形罂与槽。怜君皆旷达,独我叹徒劳。俗状区区外,刚肠渐渐熬。壮心虽不屈,谗口亦奚逃。感寓尝怀古,愁来几悼骚。宦涂蜗斗角,世事猬森毛。自得犹千虑,谁能挫一毫。无烦恶蝇点,须拟效龙韬。暂适惟诗酒,难兼是燕敖。纵欢忘倦厌,论契甚坚牢。峻节凌修干,清风遏怒涛。就贤知不倦,营道岂云叨。此席今谁继,知音尽俊髦。
https://shici.929r.com/shici/x4v1jN.html
尝誇吴会土风嘉,新领铜章一水涯。
岂为江山游赏胜,只贪晨夕旨甘奢。
鱼登盘俎霜萦缕,蘋满洲汀雪吐花。
旧令多才君继美,松陵赓唱未应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