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悼亡八首·其四》
《悼亡八首·其四》全文
清 / 吴妍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杭州吴郡秣陵关,菲岛申江巴子山。

到处循循能启诱,诸生济济共跻攀。

乱离督课防虚度,爱抚从心戒假颜。

愧我多年谈教育,诒谋今更叹才悭。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期的女诗人吴妍因所作的《悼亡八首》中的第四首。诗中表达了对教育事业的深切关注与反思,以及对人才匮乏的感慨。

首句“杭州吴郡秣陵关,菲岛申江巴子山”以杭州、吴郡、秣陵关、菲岛、申江、巴子山等地名起笔,营造出一种广阔的空间感和历史的厚重感,暗示了教育事业的广泛性和深远影响。

接着,“到处循循能启诱,诸生济济共跻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教育场景,教师们耐心引导学生,学生们勤奋学习,共同攀登知识的高峰。这里运用了“循循善诱”和“济济一堂”的成语,形象地表现了教育的积极氛围和师生互动的和谐状态。

“乱离督课防虚度,爱抚从心戒假颜”则反映了在动荡时期,教育者不仅要严格监督课程进度,防止时间虚度,更要以真心关爱学生,避免形式主义。这两句体现了作者对教育实践中应秉持原则的深刻思考。

最后,“愧我多年谈教育,诒谋今更叹才悭”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多年从事教育工作,却感叹人才稀缺的自省和忧虑。这不仅是对个人教育生涯的反思,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人才的渴望和培养的紧迫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教育事业的深情投入和对人才培育的深切关怀,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作者介绍

吴妍因
朝代:清

江阴贯庄人,光绪十一年生,著名教育家。自幼刻苦勤学,在江阴、苏州等地任小学教员期间,结合教学实践,编纂白话文小学教科书。后任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编辑。后任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国民教育司司长等职。爱好诗词,著有《凤吹诗集》。郭沫若、俞平伯、马叙伦为书题辞。
猜你喜欢

次韵王钦臣秘监集英殿井

碧甃涵云液,铜瓶响玉除。

汲花攒点罢,洒雾唤班初。

龙饼煎无数,螭研滴有馀。

从官方醉饱,一酌解清虚。

(0)

示诸子

诸子才不恶,功名旧有言。

穷愁念父母,心力尽田园。

志在要须命,身闲且养源。

游鱼脱渊水,何处有飞翻。

(0)

南斋竹三绝·其二

旧山修竹半尘埃,谁种南林待我来。

新笋出墙秋雨足,闭门长与护苍苔。

(0)

和毛君州宅八咏·其二披仙亭

仙翁旧住蜀江边,千岁归来一鹤翩。

城郭已非人事改,凄凉遗迹但披仙。

(0)

景德寺饮会丘思同作述怀诗兼纪一席之事见约同赋辄次元韵

濒江多胜宇,兹地更推高。

结友为文会,开樽较饮豪。

春华今始盛,圣代况亲遭。

美景堪行乐,雄谈任叫号。

数家供法馔,百斝和春醪。

异味频登俎,良庖旋奏刀。

盘丰介象鲙,手马毕生螯。

极量觚并榼,忘形罂与槽。

怜君皆旷达,独我叹徒劳。

俗状区区外,刚肠渐渐熬。

壮心虽不屈,谗口亦奚逃。

感寓尝怀古,愁来几悼骚。

宦涂蜗斗角,世事猬森毛。

自得犹千虑,谁能挫一毫。

无烦恶蝇点,须拟效龙韬。

暂适惟诗酒,难兼是燕敖。

纵欢忘倦厌,论契甚坚牢。

峻节凌修干,清风遏怒涛。

就贤知不倦,营道岂云叨。

此席今谁继,知音尽俊髦。

(0)

送达夫同年殿丞宰吴江

尝誇吴会土风嘉,新领铜章一水涯。

岂为江山游赏胜,只贪晨夕旨甘奢。

鱼登盘俎霜萦缕,蘋满洲汀雪吐花。

旧令多才君继美,松陵赓唱未应赊。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徐陵 李九龄 杨炎正 孙星衍 赵葵 潘尼 谢道韫 武则天 杭世骏 杨素 端方 陈尧佐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