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无渡河,岸南岸北皆风波。
夫君胡为急梭梭,沉舟灭项将奈何。
于归感君情义多,捐生从君殡山阿,纲常千载山嵯峨。
妾心铁石应不磨,毋使涕泪空滂沱。
公无渡河,岸南岸北皆风波。
夫君胡为急梭梭,沉舟灭项将奈何。
于归感君情义多,捐生从君殡山阿,纲常千载山嵯峨。
妾心铁石应不磨,毋使涕泪空滂沱。
这首诗《烈妇行》是明代诗人王士龙所作,通过叙述一位女子对丈夫的深情与忠诚,展现了古代女性在面对生死抉择时的坚韧与勇敢。诗中以“公无渡河”开篇,借用古语警示,暗示了渡河的危险,同时也象征着主人公即将面临的艰难选择和命运的不确定性。
“岸南岸北皆风波”,描绘出环境的险恶,预示着主人公所处的境遇充满挑战。接着,“夫君胡为急梭梭,沉舟灭项将奈何”,表达了女子对丈夫急切行为的担忧,以及对可能带来的后果的忧虑,体现了她对家庭责任的深切关怀。
“于归感君情义多,捐生从君殡山阿”,展现了女子愿意牺牲自己,跟随丈夫至死不渝的决心,这种无私的爱令人动容。她不仅愿意与丈夫共赴生死,更愿意成为他最后的伴侣,一同安息于山野之中,表现了古代女性对于爱情与忠诚的极致追求。
“纲常千载山嵯峨”,强调了道德规范与传统价值的永恒性,暗示了女子的行为超越了个人情感,成为了对社会伦理的崇高体现。她的行为被视为对“纲常”的坚守,即使在面对生死抉择时也不例外。
“妾心铁石应不磨,毋使涕泪空滂沱”,最后两句表达了女子内心如同铁石般坚定,不会因外界的困难或悲伤而动摇。她希望自己的牺牲能够避免无谓的眼泪,既是对自身情感的自我安慰,也是对后世的一种启示——真正的爱情与忠诚,即使面临生死考验,也应保持坚韧不拔。
整体而言,《烈妇行》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展现了古代女性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对于爱情、忠诚与道德的深刻理解与实践,是一首富有感染力和教育意义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