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飞雨滴残卮,野寺鸣钟客散迟。
醉眼耐薰红杏色,韶华催换绿杨丝。
衰年感旧重重恨,故苑寻春步步宜。
拟上花台观淑景,湿云横路正低垂。
南山飞雨滴残卮,野寺鸣钟客散迟。
醉眼耐薰红杏色,韶华催换绿杨丝。
衰年感旧重重恨,故苑寻春步步宜。
拟上花台观淑景,湿云横路正低垂。
这首明代诗人顾璘的《同陈鲁南雨饮永宁寺》描绘了雨后寺庙中的闲适与感慨。首句“南山飞雨滴残卮”,通过“南山飞雨”和“滴残卮”形象地展现了雨后的清新与诗人饮酒的情境。次句“野寺鸣钟客散迟”,写出了寺庙钟声悠扬,游人意犹未尽,不愿离去的画面。
“醉眼耐薰红杏色”,诗人借酒浇愁,醉眼看杏花,红杏的色彩在雨后更显娇艳,透出春天的生机。“韶华催换绿杨丝”,进一步强调了时光流转,春光易逝,绿杨的嫩叶也在催促着季节的变换。
“衰年感旧重重恨”,诗人步入晚年,对旧事怀有深深的情感,感叹岁月无情。“故苑寻春步步宜”,在寻找春色的过程中,每一步都充满了对往昔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尾联“拟上花台观淑景,湿云横路正低垂”,诗人决定登高望远,欣赏美好的春景,然而湿云低垂,似乎预示着雨后阴霾,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雨中寺庙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深刻体验。
峡程一舸穿红叶,前日白盐半天雪。
人在冰壶粉本中,想见千山鸟飞绝。
江陵白帝一千里,数报江边半竿折。
我来夔府十日晴,猿窟流澌尚明灭。
四年前作榴花醉,酒气如虹剑光掣。
大轮激水复归来,瞿唐贾换黄金缬。
此地前朝伤榷吏,苛到竹头和木屑。
如今主治徐无党,三日三关成一瞥。
快雪时晴天苦闇,玉龙旧事从头说。
败鳞残甲落馀飞,铸错真成九州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