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曾住汴梁城,二十年来重此行。
一片凤凰池上月,向人还似旧时明。
儿时曾住汴梁城,二十年来重此行。
一片凤凰池上月,向人还似旧时明。
这首诗《梁园对月》由元代诗人王恽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重游故地时的感慨与回忆。
“儿时曾住汴梁城”,开篇即点明了诗人童年的生活背景,汴梁城,即今之开封,历史上曾是繁华的都城。诗人以“儿时”二字,拉开了时空的帷幕,将读者带入到那个充满童年的温馨记忆之中。
“二十年来重此行”,时间跨度二十年,不仅强调了诗人离开汴梁城的时间之长,也暗示了岁月的流转与世事的变迁。在这样的时间长度下,再回故地,自然会引发深深的感慨与思考。
“一片凤凰池上月,向人还似旧时明。”这两句诗是全诗的核心,也是情感的集中体现。凤凰池,此处借指汴梁城中的一处景致,或是诗人记忆中的某个特定地点。月光如昔,明亮而温柔,仿佛在诉说着不变的时光故事。诗人在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二十年前的月光与眼前的月光进行对比,既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流露出对当下情境的感慨。月光依旧明亮,但人事已非,这种对比引发了诗人对人生无常、时光易逝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通过对月光的描写,巧妙地传达出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既有对往昔生活的怀念,也有对现实变化的感慨,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思。在淡淡的月色中,诗人的心境得以平静地流淌,留给读者无限的遐想空间。
麦黄雨洗白,晴乾面黑苦。
斗不满十钱,价轻贱如土。
里长下乡来,狰狞过猛虎。
茅屋居中坐,探怀出催簿。
指簿呼姓名,不啻奴与虏。
小心奉殷勤,酒食犹带怒。
谓自入公门,多年识规矩。
非由上官差,谁敢问花户。
昨日蒙钧帖,上插飞毛羽。
严行提经承,郡县难作主。
急索春夏粮,期限不过五。
东南西北乡,奔波酸两股。
片刻何有停,四处相讨取。
离家连今朝,明归恰当午。
闻言耽时光,迟挨亦何补。
耕地须输租,向谁诉贫窭。
圈有子母牛,大小听客估。
月上深醉行,咆哮动村坞。
去去莫重来,家家欲悬釜。
闻君旋井闬,只恐遭其侮。
情知不可留,聊赠粟一庾。
《赠粟》【清·阎锡爵】麦黄雨洗白,晴乾面黑苦。斗不满十钱,价轻贱如土。里长下乡来,狰狞过猛虎。茅屋居中坐,探怀出催簿。指簿呼姓名,不啻奴与虏。小心奉殷勤,酒食犹带怒。谓自入公门,多年识规矩。非由上官差,谁敢问花户。昨日蒙钧帖,上插飞毛羽。严行提经承,郡县难作主。急索春夏粮,期限不过五。东南西北乡,奔波酸两股。片刻何有停,四处相讨取。离家连今朝,明归恰当午。闻言耽时光,迟挨亦何补。耕地须输租,向谁诉贫窭。圈有子母牛,大小听客估。月上深醉行,咆哮动村坞。去去莫重来,家家欲悬釜。闻君旋井闬,只恐遭其侮。情知不可留,聊赠粟一庾。
https://shici.929r.com/shici/ps36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