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上兄长》
《寄上兄长》全文
唐 / 韩偓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两地支离路八千,襟怀悽怆鬓苍然。

乱来未必长团会,其奈而今更长年。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àngxiōngcháng
táng / hán

liǎngzhīqiānjīn怀huáichuàngbìncāngrán

luànláiwèichángtuánhuìnàiérjīngèngchángnián

注释
两地:相隔两地。
支离:分散。
路八千:距离极远。
襟怀:心情,胸怀。
悽怆:悲伤凄凉。
鬓:两鬓。
苍然:斑白。
乱来:战乱期间。
未必:不一定。
长团会:长久重逢。
其奈:无奈。
而今:现在。
更长年:更加漫长的岁月。
翻译
相隔两地道路遥远八千里,心中悲凉两鬓已斑白。
战乱中不一定长久重逢,如今更是岁月漫长无比。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偓的作品,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开篇“两地支离路八千”一句,以宏大之景象描绘出天各一方、相隔遥远的情境,其中“支离”指的是分离,“路八千”则是形容距离的极度远长,通过具体数字增强了诗人的情感表达。

紧接着,“襟怀悽怆鬓苍然”表现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哀伤与苍老。这里“襟怀”指的是胸襟之中,即内心深处,而“悽怆”则形容悲伤的情绪。“鬓苍然”则是形容头发早白,表达了诗人因思念而加速衰老的状态。

第三句“乱来未必长团会”,通过对过去聚会时光的回忆,强化了对现在孤独和分离的感受。这里“乱来”指的是过去混沌不明的岁月,“未必长团会”则表达了即使在混沌的岁月中,也有短暂的团聚时刻。

最后一句“其奈而今更长年”,表达了对现实无奈的情感。诗人通过反问的形式,强调了现在更加漫长的离别和孤独,增添了一份无限的忧伤。

总体来看,这首诗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如“路八千”、“更长年”,以此突出情感的深度。同时,通过对过去与现实的对比,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哀愁。这不仅是对亲人思念之情的抒发,也体现了古代文人的离愁别绪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力感。

作者介绍
韩偓

韩偓
朝代:唐   字:致光   号:致尧   籍贯:晚年又号玉山樵   生辰:公元842年~公元923年

韩偓(约842年~约923年),晚唐五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其诗多写艳情,称为“香奁体”。
猜你喜欢

赠别罗仙·其一

安榴花映泪斑红,别绪都含不语中。

佛愿纵悭成并蒂,仙踪何苦类顠蓬。

搯眉凄切盟沉水,捉臂矜持护守宫。

金锁暂笼么凤去,此生心已挂梧桐。

(0)

题谢娘秋影照·其二

一重香雾百重门,月过閒阶不记痕。

落尽桐华深院锁,为谁风露立黄昏。

(0)

幽踪·其二

漫把秋花较若何,祇应人月比姮娥。

日华映面空脂粉,云叶裁衣厌绮罗。

骨秀未容粗领略,情高常苦费猜摩。

今生幸不谐鸳牒,暂遇犹愁折福多。

(0)

春雨代所思书闷·其二

梦隔心悬又十朝,绿窗风雨坐无聊。

九天屈注银湾水,那得凭空现鹊桥。

(0)

初夏

绿阴浓染合欢床,花里潜踪入洞房。

幽怨襟情难细语,转疑滋味胜初尝。

不知金钿何时落,谁识罗裙别有香。

道是分明原是梦,风光瞥去耐思量。

(0)

委曲辞·其七

晨窗翠鸟忽衔将,小叠花笺扇角藏。

只有万千珍重字,青丝一绺裹中央。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