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因成佛果,花雨散诸天。
指点菩提树,心参解脱禅。
慈云现孤掌,明月印空拳。
一握摩挲相,真香护大千。
何因成佛果,花雨散诸天。
指点菩提树,心参解脱禅。
慈云现孤掌,明月印空拳。
一握摩挲相,真香护大千。
这首诗以“和查元鼎佛手原韵”为题,由清代诗人王衢所作。诗中描绘了佛门修行的景象与心境,充满了禅意与哲思。
首句“何因成佛果”,提出疑问,引出对佛道追求的思考。接着“花雨散诸天”,以花雨象征佛法的普降,寓意着佛法的广布与众生的受益。接下来“指点菩提树,心参解脱禅”,通过菩提树这一佛教圣物,暗示了修行者在寻求解脱之道时的心境与行动。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物与修行体验相结合,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份宁静与深邃。
“慈云现孤掌,明月印空拳”,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中的禅意。慈云象征着慈悲与宽容,孤掌与空拳则暗示了修行者在内心深处寻求自我与宇宙和谐共处的过程。慈云与明月的出现,不仅是自然界的美好景象,更是修行者心灵世界的映照,体现了内心的平和与智慧。
最后,“一握摩挲相,真香护大千”,表达了修行者对真理的执着追求与对宇宙万物的爱护之情。摩挲相,即触摸与感受,象征着深入体悟与实践;真香护大千,则强调了真理的力量与保护,寓意着修行者通过不懈努力,最终能够守护并影响整个世界。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禅意与哲理的画面,引导读者在字里行间探寻生命的真谛与宇宙的奥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造诣和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
结束战袍骑战马,冠军将军宛如画。
前呵小驻来美堂,箭去弓鸣飞鸟下。
青林路转入岧峣,湖亭海观争为高。
谁知凤舞龙飞外,别有楼阁横云霄。
回旋左右皆游历,人物江山两英特。
风流标致梅岭梅,磊落胸襟石林石。
侧身更上天上行,好风吹下笑谈声。
山神川后领要束,遁走虎豹藏蛟鲸。
摩挲苔藓题诗去,万鼓声中白题舞。
众宾捧酒寿主人,将军自是擎天柱。
看山看水时一来,钱塘吴越何小哉。
指点中原百城在,功名逼人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