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哨遍.端午日饮都玄敬于豫章堂》
《哨遍.端午日饮都玄敬于豫章堂》全文
明 / 史鉴   形式: 词  词牌: 哨遍

梅雨弄晴,梧叶生阴,深苑榴花吐。

见钗头,齐缀赤灵符。恰又经一番重午。君听取。

斜阳竹西歌吹,分明不是扬州路。

信彼此无殊,古今不异,逢场自足欢娱。

但未能免俗与人俱。也试举芳樽泛菖蒲。

艾虎悬门,綵丝缠臂,尚传荆楚。吁。满地江湖。

龙舟竞渡晓喧謼。相习成故事,骚魂此日知夫。

觑水马争驰,锦标平插,浪华捲雪轰旗鼓。

幸得隽归来,拈华弄酒,向人誇笑矜舞。

有谁解屈子怀沙故。眷宗国难忘心独苦。

想曾怀、琼粻椒糈。浮游蝉脱应笑,世俗沉菰黍。

是非非是都休评论,聊且长歌吊古。

阆风县圃渺苍梧。望夫君、弭节何所。

(0)
鉴赏

这首明代史鉴的《哨遍·端午日饮都玄敬于豫章堂》描绘了端午节的热闹场景和诗人对屈原的缅怀之情。词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端午节特有的习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系彩线等,同时融入了对历史人物屈原的深深敬意。

“梅雨弄晴,梧叶生阴,深苑榴花吐”,开篇即以自然景象渲染节日氛围,梅雨初歇,梧桐树下阴凉宜人,深院中的石榴花开得正艳,营造出一种清新雅致的环境。接下来,“见钗头,齐缀赤灵符”描绘了女子们佩戴红色符咒的习俗,寓意驱邪避凶。

“恰又经一番重午”点明端午节的时令特点,强调了时间的流转和节日的重复性。“君听取。斜阳竹西歌吹,分明不是扬州路。”通过听闻竹西的歌声和乐声,诗人仿佛置身于另一个时空,暗示端午节的庆祝活动超越了地域的界限,具有普遍性和共通性。

“信彼此无殊,古今不异,逢场自足欢娱。”表达了对端午节传统习俗的认同感,无论古今,人们在节日中寻求欢愉,体现了文化的传承与延续。“但未能免俗与人俱。也试举芳樽泛菖蒲。”诗人虽有超然之感,但仍参与其中,品尝菖蒲酒,体现了对传统节日的尊重与融入。

“艾虎悬门,綵丝缠臂,尚传荆楚。”进一步描述了端午节的习俗细节,艾虎悬挂于门上,彩线缠绕于手臂,这些都是荆楚地区流传下来的习俗。“吁。满地江湖。龙舟竞渡晓喧謼。”诗人感叹于龙舟竞渡的壮观场面,晨光中,湖面上龙舟竞速,喧嚣之声回荡。

“相习成故事,骚魂此日知夫。”诗人感慨端午节的故事流传已久,屈原的英魂在这一天得到了人们的纪念。“觑水马争驰,锦标平插,浪华捲雪轰旗鼓。”描绘了龙舟赛的激烈竞争,水面上马匹般的龙舟飞驰,锦标插于船头,浪花翻滚,鼓声震天。

“幸得隽归来,拈华弄酒,向人誇笑矜舞。”诗人想象着一位才华横溢的人物归来,与众人饮酒作乐,展现了一种轻松愉快的聚会氛围。“有谁解屈子怀沙故。眷宗国难忘心独苦。”诗人表达了对屈原深切的怀念,虽然他身在异乡,但心中始终牵挂着自己的宗国。

“想曾怀、琼粻椒糈。浮游蝉脱应笑,世俗沉菰黍。”诗人通过想象屈原可能怀念的食物,以及他面对世俗的沉溺时的淡然态度,表达了对屈原高尚人格的赞美。“是非非是都休评论,聊且长歌吊古。”最后,诗人认为对于是非曲直不必过多争论,只需借古人的故事抒发情感,以歌咏的方式缅怀古人。

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端午节的热闹与庄重,同时也寄托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

作者介绍

史鉴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寄题周元吉左司山居三咏·其三适庵

莫道莼鲈不近名,尽谈鹏鴳未忘情。

醉中赌得苕溪月,醒后还输茂苑莺。

岂但二豪俱不见,向来三杰亦何成。

有人来问适庵趣,便是公荣也一觥。

(0)

益公新作三层百尺新楼署曰围山观贺以唐律二章·其一

万峰飞入子城头,千里长江几上流。

外面周遭苍玉笋,虚空幻出水晶楼。

帘开雪月非三界,人立云霄更九州。

一骑红尘北来底,平章军国恼公不。

(0)

晓晴发黄杜驿二首·其一

望后月不落,偏于水底明。

对悬双玉镜,并照一金钲。

忽值山都合,浑无路可行。

多情小花径,导我度千萦。

(0)

蚤谒景灵宫闻子规

帝里都无个里宽,苑深地禁到应难。

蔚然绿树去天近,上有子规啼月残。

便觉恍如还故里,不知闻处是长安。

野蔷薇发桐花落,孤负南溪老钓竿。

(0)

过胥口江水大涨舟楫不进

北江西水两相逢,胥口波涛特地雄。

万事向侬冰与炭,一生行役雨和风。

急流欲上人声闹,近岸还移牵路穷。

河伯喜欢侬苦恼,并将恩怨恼天公。

(0)

舟中小雨

漠漠轻寒粟晓肤,酴醾半落牡丹初。

颠风无赖难拘管,小雨多情为破除。

半世光阴行路里,一年春事客愁馀。

浙西尚远江西在,何日章江买白鱼。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