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下闻周史,书中慰越吟。
近看三岁字,遥见百年心。
价以吹嘘长,恩从顾盼深。
不栽桃李树,何日得成阴。
柱下闻周史,书中慰越吟。
近看三岁字,遥见百年心。
价以吹嘘长,恩从顾盼深。
不栽桃李树,何日得成阴。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谓的《寄李侍御》,通过对古书的吟咏和字迹的观察,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长存和个人理想的深切感悟。开篇“柱下闻周史,书中慰越吟”两句,表现了诗人在柱下听闻古代历史故事,而书中的文字则给予他安慰,这些都是对过去智慧的追寻和尊重。
接着,“近看三岁字,遥见百年心”一联,通过对比时间上的远近,强调了诗人对于历史长河中个人情感的深刻理解。"价以吹嘘长,恩从顾盼深"则是说诗人珍视友人的知遇之恩,这份恩情如同吹嘘的长笛声,悠扬而深远。
最后,“不栽桃李树,何日得成阴”一句,借用栽培果树的隐喻,表达了对个人抱负和理想实现的渴望。诗人通过这种方式,寄托了自己的期许,希望能在某一天如同果树成荫一般,达成心中的愿景。
总体而言,这首诗融合了历史感怀、友情珍重以及个人志向的追求,是一篇充满哲理和情感的美丽抒情之作。
才到中年,节物浑闲,赏心顿轻。
据随分东风,瓶簪柳雪,应时灯夜,棚缀莲星。
自一家春,也三杯酒,巧茧堆香笑语声。
又何须,听那西楼弦管,南陌箫笙。平生。黄卷青灯。
肯珠翠奢华八尺檠。
欲趁队闲嬉,雕鞍宝马,回头猛忆,破案囊萤。
邻曲渔歌,庭除鹤舞,尘外冰轮彻骨清。
人闲处,这炯然方寸,一点长明。
昨登定林山,俯视东南陔。
但见一方白,莫知所从来。
湿银注寒晶,奁以青培堆。
迢迢晻霭中,疑有白玉台。
是夕清风兴,烦云豁然开。
常娥攀桂枝,顾景久徘徊。
杖藜忽高秋,陈迹与子陪。
壮观非复昔,平芜夜莓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