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尚圆如许。只江郎、魂消欲别,黯然难赋。
矫首玉河桥上立,这我斯须还住。
看历历、霜毫白兔。
假使羿妃知此意,敞璇闺、应也愁蛾聚。
何苦照,征鞍去。此行莫道微宫误。
算人间、几多彩笔,难纡尺组。
上党旧为天下脊,共说雄藩泽潞。
趁年少、黄皮缚裤。
若到三垂冈上过,倚西风、立马为传语。
李亚子,竟何处。
月尚圆如许。只江郎、魂消欲别,黯然难赋。
矫首玉河桥上立,这我斯须还住。
看历历、霜毫白兔。
假使羿妃知此意,敞璇闺、应也愁蛾聚。
何苦照,征鞍去。此行莫道微宫误。
算人间、几多彩笔,难纡尺组。
上党旧为天下脊,共说雄藩泽潞。
趁年少、黄皮缚裤。
若到三垂冈上过,倚西风、立马为传语。
李亚子,竟何处。
这首《贺新郎·送四弟子万之任黎城》是清代词人陈维崧所作,词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未来的忧虑。
词的开篇“月尚圆如许”,以满月的景象起兴,暗示着即将离别的时刻,月圆人却不能团圆,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接着“只江郎、魂消欲别,黯然难赋”直接表达了词人内心的不舍与无奈,仿佛江淹(字江郎)的才思在这一刻被离别的悲伤所消磨,难以再赋诗抒情。
“矫首玉河桥上立,这我斯须还住”描绘了词人在桥头伫立,凝视着即将远行的友人,时间似乎在这一刻静止,表达了一种深深的依恋之情。“看历历、霜毫白兔”则通过想象中的场景,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凄凉与孤独感。
“假使羿妃知此意,敞璇闺、应也愁蛾聚”借用神话故事,表达了对友人远行的担忧与牵挂,仿佛连天上的嫦娥也会因这份离愁而心生忧郁。接下来“何苦照,征鞍去”则是对友人旅途艰辛的关切与不舍。
“此行莫道微宫误”一句,既是对友人旅途平安的祝愿,也暗含了对友人前程的担忧,担心这次的远行可能会带来不测。紧接着“算人间、几多彩笔,难纡尺组”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赞赏,同时也感叹于世事的复杂与不易,即便是才华横溢之人,也难以在纷繁的人世间找到一条清晰的道路。
“上党旧为天下脊,共说雄藩泽潞”通过历史背景的引入,增加了词的历史厚重感,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即将前往之地的尊重与敬仰。最后“趁年少、黄皮缚裤”一句,是对友人年轻时的回忆,以及对他们未来能够有所作为的期待。
“若到三垂冈上过,倚西风、立马为传语”则是词人对友人的嘱托,希望他们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记得故乡的风土人情,不忘故人之情。最后“李亚子,竟何处”一句,既是对友人未来命运的关切,也蕴含了对历史人物李亚子的追忆,表达了对友人前路未知的深深忧虑。
整首词情感真挚,既有对离别的不舍,也有对未来的忧虑,同时融入了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神话传说,展现了词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友情的珍视。
一卷新诗,百年旧族,谢家风范犹留。
是扫眉才子,咏絮名流。
为有江山奇气,不仅是、闺阁温柔。
还堪羡,人生难得,福慧兼修。都休。
乌衣门巷,只雨雨风风,寥落堪愁。
剩当时燕子,来往啁啾。
我恨绛纱未倚,音尘杳、几度春秋。
频回首、无端感人,清泪难收。
宫袍不把兜牟换,应怜绝裾温峤。
旗拥银螭,符分玉虎,未许刀环唱早。欃枪待扫。
愿绘上麒麟,传来画稿。
千里燕云,多应回首扰怀抱。
秋风蒪脍纵好,便早脱征衫,依旧难了。
塞雁归迟,戍人望远,梦里泰山云绕。关山非道。
知汝意皇皇,余怀渺渺。月朗明湖,此情应共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