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山两灵鸟,同游凤池头。
秋风飒然来,一去复一留。
留者鸣虞廷,去者安所求。
天渊何足论,咫呎判沈浮。
丹山两灵鸟,同游凤池头。
秋风飒然来,一去复一留。
留者鸣虞廷,去者安所求。
天渊何足论,咫呎判沈浮。
这首诗以“丹山两灵鸟”开篇,巧妙地运用了“丹山”与“灵鸟”的意象,象征着友情的珍贵与高洁。接着,“同游凤池头”,描绘出两位朋友共处的美好时光,如同凤凰般在高雅之地飞翔,寓意着友谊的纯洁和高尚。
“秋风飒然来,一去复一留。”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秋风,暗示了朋友之间的离别与重逢,表达了时间流逝中友情的脆弱与坚韧并存。其中,“一去复一留”既是对现实离别的写照,也蕴含着对再次相聚的期待。
“留者鸣虞廷,去者安所求。”这里运用了“虞廷”的典故,象征着留下的人在高雅的殿堂(虞廷)中继续歌唱,而离去的人则追求自己的道路。这不仅展现了友情中的分别,更体现了个人追求与成长的主题。
“天渊何足论,咫呎判沈浮。”最后两句将天与渊、咫尺与沉浮进行对比,强调了在广阔的世界中,无论是天高地远还是近在咫尺的距离,都难以衡量友情的深浅。咫尺之间,友情可以如深渊般深沉;而天渊之上,友情又可以如咫尺般触手可及。这种对比,深刻揭示了友情不受时空限制的本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历史典故的巧妙运用,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离别的无奈以及对友情永恒不变的信念。语言含蓄而富有哲理,情感真挚而深沉,展现了诗人对友情深刻的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