蜿蟺双苍龙,石潭下无底。
时时戏明珠,夜光照寒水。
蜿蟺双苍龙,石潭下无底。
时时戏明珠,夜光照寒水。
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苍龙在石潭戏珠的场景,充满了神秘与动态之美。
首句“蜿蟺双苍龙”,蜿蜒曲折的两条苍龙,形象地展现了龙的灵动与威严。接着,“石潭下无底”一句,不仅描绘了深邃的潭水,也暗示了龙的活动空间之深广,营造了一种神秘莫测的氛围。
“时时戏明珠,夜光照寒水。”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龙与明珠的互动。明珠在龙的戏耍下,不时地在黑暗的潭水中闪烁,照亮了寒冷的水面。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通过明珠的光芒象征着光明与希望,与深沉的潭水形成鲜明对比,寓意深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精炼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神秘又充满活力的场景,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冷烟残水山阴道,家家拥门黄叶。
故里鱼肥,初寒雁落,孤艇将归时节。
江南恨节。
问还与何人,共歌新阕。
换尽秋芳,想渠西子更愁绝。
当时无限旧事,叹繁华似梦,如今休说。
短褐临流,幽怀倚石,山色重逢都别。
江云冻结。
算只有梅花,尚堪攀折。
寄取相思,一枝和夜雪。
洗芳林、夜来风雨。
匆匆还送春去。
方才送得春归了,那又送君南浦。
君听取。
怕此承、春归也过吴中路。
君行到处。
便快折湖边,千条翠柳,为我系春住。
春还住。
休索吟春伴侣。
残花今已尘土。
姑苏台下烟波远,西子近来何许。
能唤否。
又恐怕、残春到了无凭据。
烦君妙语。
更为我将春,连花带柳,写入翠笺句。
驼褐轻装,狨鞯小队,冰河夜渡流澌。
朔雪平沙,飞花乱拂蛾眉。
琵琶已是凄凉调,更赋情、不比当时。
想如今,人在龙庭,初劝金卮。
一枝芳信应难寄,向山边水际,独抱相思。
江雁孤回,天涯人自归迟。
归来依旧秦淮碧,问此愁、还有谁知。
对东风,空似垂杨,零乱千丝。
孤峤蟠烟,层涛蜕月,骊宫夜采铅水。
讯远槎风,梦深薇露,化作断魂心字。
红瓷候火,还乍识、冰环玉指。
一缕萦帘翠影,依稀海天云气。
几回殢娇半醉。
翦春灯、夜寒花碎。
更好故溪飞雪,小窗深闭。
荀令如今顿老,总忘却、樽前旧风味。
谩余熏,空篝素被。
柳外碧连天,漾翠纹渐平,低蘸云影。
应是雪初消,巴山路、蛾眉乍窥清镜。
绿痕无际,几番漂荡江南恨。
弄波素袜知甚处,空把落红流尽。
何时橘里莼乡,泛一舸翩翩,东风归兴。
孤梦绕沧浪,苹花岸、漠漠雨昏烟暝。
连筒接缕,故溪深掩柴门静。
只愁双燕衔芳去,拂破蓝光千顷。
斜阳明薄暮,暗雨霁凉秋。
弱云狼藉,晚来风起,席卷更无留。
天外老蟾高挂,皎皎寒光照水,金璧共沈浮。
宾主一时杰,倾动庾公楼。
渡银汉,漙玉露,势欲流。
不妨吟赏,坐拥红袖舞还讴。
暗祝今宵素魄,助我清才逸气,稳步上瀛洲。
欲识瀛洲路,雄据六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