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窗燕坐野萤飞,静夜荷香藕带肥。
永巷乱蛩喧古屋,戌楼明月上秋旂。
催诗客子书残叶,如练天河送捣衣。
荒草亦知人意懒,又添数尺近双扉。
茅窗燕坐野萤飞,静夜荷香藕带肥。
永巷乱蛩喧古屋,戌楼明月上秋旂。
催诗客子书残叶,如练天河送捣衣。
荒草亦知人意懒,又添数尺近双扉。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宁静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独坐茅屋时所见所感。首句“茅窗燕坐野萤飞”以“燕坐”二字点出诗人悠闲的姿态,窗外野萤飞舞,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略带寂寞的氛围。接着,“静夜荷香藕带肥”一句,将视觉与嗅觉结合,荷香与藕的肥美交织在一起,使画面更加生动丰富。
“永巷乱蛩喧古屋”中,“乱蛩”指的是秋虫的鸣叫,它们在古老的屋檐下此起彼伏,增添了几分秋日的萧瑟感。“戌楼明月上秋旗”则将视角转向远处,明月高悬,照亮了戌楼和秋旗,画面由近及远,层次分明。
“催诗客子书残叶”一句,诗人仿佛被落叶所激发灵感,开始书写,暗示了诗人的创作状态。“如练天河送捣衣”运用比喻手法,将银河比作白练,而捣衣声则如同天上的乐章,形象地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和谐。
最后,“荒草亦知人意懒,又添数尺近双扉”两句,以荒草的生长反衬诗人的懒散心情,同时也预示着时间的流逝,草长一尺,距离门扉更近,暗含时光易逝之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语言流畅,意境深远。
三年客京辇,憔悴难具论。
挥汗红尘中,但随马蹄翻。
人情贵往返,不报生祸根。
坐令平生友,终岁不及门。
南来实清旷,但恨无与言。
不谓广陵城,得逢刘与孙。
异趣不两立,譬如王孙猿。
吾侪久相聚,恐见疑排拫。
我褊类中散,子通真巨源。
绝交固未敢,且复东南奔。
鸟噪猿呼昼闭门,寂寥谁识古皇尊。
青牛久已辞辕轭,白鹤时来访子孙。
山近朔风吹积雪,天寒落日淡孤村。
道人应怪游人众,汲尽阶前井水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