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马二十年,常怀颠蹶忧。
蚩蚩弄雏者,真乘百斛舟。
策马二十年,常怀颠蹶忧。
蚩蚩弄雏者,真乘百斛舟。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士奇所作的《画牛(其二)》,通过“策马二十年,常怀颠蹶忧”两句,描绘了诗人长期奔波劳碌的生活状态,以及面对人生起伏时内心的忧虑与不安。接着,“蚩蚩弄雏者,真乘百斛舟”两句,以形象的比喻,将无知的孩童戏弄小动物的行为比作驾驭着承载百石货物的大船,暗含对社会现象的讽刺与批判。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刻揭示了人生的艰辛与世态的炎凉,展现了诗人敏锐的洞察力和深沉的思想情感。
柳外莺声碎。晚晴天、东风力软,嫩寒初退。
花底觅春春已去,时见乱红飞坠。
又閒傍、阑干十二。
阑外青山烟缥缈,远连空、愁与眉峰对。
凝望处,两叠翠。鸳鸯结带灵犀佩。
绮屏深、香罗帐小,宝檠灯背。
谁谓彩云和梦断,青翼阻寻后会。
待都把、相思情缀。
便做锦书难写恨,奈菱花、都见人憔悴。
那更有,枕痕泪。
好山横翠幕。更一水流烟,嫩阴成幄。薰风转林薄。
笑劳生底事,漫嗟离索。霞觞细酌。
尽流年、青镜易觉。
算芙蓉、玉井香翻,不减旧阶红药。寂寞。
草玄空老,问字人稀,也胜投阁。骑鲸后约。
追汗漫,记寥廓。
便风帆高挂,云涛千里,谁道蓬壶水弱。
任蟠桃、满路千花,自开自落。
自我来南溪,池塘几春草。
结茅依云端,爱此山回抱。
奇峰七十二,罗列景逾好。
岂殊谢公窗,澄江更萦绕。
孤城千家邑,一目可尽了。
植葵思夏深,种菊待秋杪。
物华静中见,至理得深造。
东山与鲁郊,底用评大小。
平生丘壑心,计拙讵能巧。
亭皋远俗客,曳杖日频到。
箪瓢乐未改,在涧槃亦考。
况有吾人诗,飘然异郊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