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观空劫初,妙蕴固无示。
谁令南北海,七窍凿元气。
灵龟出洪河,六画乃其寄。
庖牺觑天巧,创物发奇秘。
太虚本无边,小大随汝视。
穷之得几深,见者自仁智。
或从鍊丹砂,或用资卜筮。
终然有神护,回禄翻引避。
绝编固冰释,覆瓿正心醉。
却怀投阁生,寂寞发长喟。
吾观空劫初,妙蕴固无示。
谁令南北海,七窍凿元气。
灵龟出洪河,六画乃其寄。
庖牺觑天巧,创物发奇秘。
太虚本无边,小大随汝视。
穷之得几深,见者自仁智。
或从鍊丹砂,或用资卜筮。
终然有神护,回禄翻引避。
绝编固冰释,覆瓿正心醉。
却怀投阁生,寂寞发长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程俱所作的《再分题得易分韵得醉字一首》。诗中以“醉”字为韵脚,探讨了对《周易》这部经典著作的理解与感悟。
开篇“吾观空劫初,妙蕴固无示”,诗人以空劫初开的景象为背景,暗示《周易》蕴含着深奥玄妙的道理,但这些道理并非一目了然,需要深入探索才能领悟。
接着,“谁令南北海,七窍凿元气”,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周易》比作是通达宇宙奥秘的钥匙,而“七窍凿元气”则象征着通过《周易》可以洞察宇宙的根本规律。
“灵龟出洪河,六画乃其寄”,引用了“灵龟负书”的典故,说明《周易》如同灵龟背负的天书,通过六画(即六十四卦)来寄托宇宙万物的变化规律。
“庖牺觑天巧,创物发奇秘”,提到伏羲氏创造《周易》,揭示了自然界的奇妙规律,体现了人类智慧与自然法则的和谐统一。
“太虚本无边,小大随汝视”,指出《周易》的真理超越时空,无论宏观还是微观,都能从中找到答案,强调了《周易》的普遍适用性。
“穷之得几深,见者自仁智”,表明《周易》的深度和广度,只有具备仁德智慧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并受益。
“或从鍊丹砂,或用资卜筮”,提到了《周易》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如炼丹术和占卜,说明其在实践中的重要性和多样性。
“终然有神护,回禄翻引避”,这里以神明保护和火灾避让为例,形象地表达了《周易》在人们生活中的守护作用,以及它能帮助人们避开灾难。
“绝编固冰释,覆瓿正心醉”,“绝编”指孔子读《周易》时的专注,“冰释”比喻疑惑消除,“覆瓿”形容陶醉其中,表达了诗人对《周易》的深刻理解和深深喜爱。
“却怀投阁生,寂寞发长喟”,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学者为学问付出巨大牺牲的感慨,以及对《周易》研究者孤独求索状态的同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周易》的赞美和探讨,展现了其在哲学、科学、文化等多个领域的重要地位,以及对后世深远的影响。
往时四海一衡茅,频使升堂命酒肴。
轻许便当人俊杰,高言宁计众讥嘲。
寥寥空宇今罗雀,兀兀荒台古射蛟。
草㝛重因天下痛,百家新学总讹淆。
幕府山头天接水,千古英雄此中死。
惟有东风岁岁来,石头城下纷红紫。
人生何日不当醉,何处花开不可喜。
况惜晚春馀几日,更对奇葩翻万蕊。
郑侯年少发新硎,毛子老儒钻故纸。
同欣就我如菖歜,并道爱花入骨髓。
昨携天香归满裾,今踏红云重曳履。
明妆已看照晴熏,深晕复怜含雨泚。
桑根三㝛固惭僧,羊肉慕膻终胜蚁。
华阳真逸来句曲,人道此閒尝隐几。
齐宫梁苑今何在,况溯神仙真脱屣。
道人疑是殷七七,能使荆榛变罗绮。
被恼少陵柯用诉,乐死右军差有旨。
隐仙庵外台城路,我购一廛家可徙。
落花风尽草如茵,更吊紏阳挂残垒。
《三月九日郑三云通守邀于隐仙庵看牡丹竟日翼日雨毛俟园复邀同往赋呈两君》【清·姚鼐】幕府山头天接水,千古英雄此中死。惟有东风岁岁来,石头城下纷红紫。人生何日不当醉,何处花开不可喜。况惜晚春馀几日,更对奇葩翻万蕊。郑侯年少发新硎,毛子老儒钻故纸。同欣就我如菖歜,并道爱花入骨髓。昨携天香归满裾,今踏红云重曳履。明妆已看照晴熏,深晕复怜含雨泚。桑根三㝛固惭僧,羊肉慕膻终胜蚁。华阳真逸来句曲,人道此閒尝隐几。齐宫梁苑今何在,况溯神仙真脱屣。道人疑是殷七七,能使荆榛变罗绮。被恼少陵柯用诉,乐死右军差有旨。隐仙庵外台城路,我购一廛家可徙。落花风尽草如茵,更吊紏阳挂残垒。
https://shici.929r.com/shici/e3ccfw.html
已尽韩郑郊,始入青山路。
积雨晓未开,前嶂隐忽露。
风林上萧疏,溪水下奔注。
传闻元和初,于玆畔藩戍。
地险九州分,天子一朝怒。
上相歌《采薇》,严军入悬瓠。
千营尽凯歌,三州始内附。
岂罄作辅材,差免舆尸误。
当事始知难,斯人岂常遇。
沉没不可论,寒陂下飞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