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倚檐前树,卧听石罅泉。
梦残莺唤醒,衣袂足云烟。
坐倚檐前树,卧听石罅泉。
梦残莺唤醒,衣袂足云烟。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静谧而充满诗意的生活场景。诗人以“坐倚檐前树,卧听石罅泉”开篇,生动地展现了山居生活的悠闲与自然的和谐。坐于屋檐下的树枝旁,倚靠而坐,耳边是石缝间潺潺的泉水声,这样的画面充满了宁静与安详。
接着,“梦残莺唤醒”,诗人似乎在梦中游历,被山林中的黄莺啼鸣所唤醒,这不仅增添了诗的生动性,也暗示了山中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黄莺的啼叫,既是自然界的声音,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唤醒了他对自然的深深眷恋和对生活的热爱。
最后,“衣袂足云烟”,描绘了一幅衣袖轻拂,仿佛融入云雾之中的景象,既表现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无间,也体现了他超脱世俗、心系自然的精神境界。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中生活的美好与诗人的内心世界,充满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去日剧奔骥,新交非曩图。
怜君事业长,蔚若颐生须。
表东海者谁,君世有显儒。
端委论百揆,鞭弭雄千夫。
二陈诗礼伯,八荀纨绮雏。
尝闻达大家,可以济八区。
功名望圣世,忠孝自吾徒。
我昔拜秦州,词林炳于菟。
见谓可与言,锄荒而破觚。
刳中不宿秽,味道因有腴。
斯文望若人,颠沛一手扶。
白头远绥边,狐兔安足驱。
汲黯在朝廷,永绝淮南觎。
平叔不斗羌,事正今日须。
今君撰杖屦,还向府中趋。
问讯不弃捐,寄声亦疏迂。
何当质疑义,卖剑老樵苏。
我思见诸姑,正复如父存。
诸姑不可见,岂无若子孙。
天涯忽尔逢,悲定喜且语。
惟我之老姑,尔之外王母。
真能似我家,炯然眉宇清。
閒暇幸数来,慰此衰老情。
今朝携妇至,儿女亦成行。
富贵各勉旃,他时勿相忘。
乌几学痴坐,吾炊何以晨。
了知诗自好,不与甑相闻。
苍苍本空空,呜呼谁使然。
瓯窭知满篝,稍喜斗斛仁。
而我亦齐民,不贪后世贤。
腹无一寸温,百忧镇烧煎。
岿然一破灶,寒虫欲无年。
更欲辨名字,蟋蟀螽斯间。
书生谨守书,放步防疾颠。
虾蟆缘青冥,孤光恣吞吐。
于菟无角翼,为天守门户。
持此感物化,尧舜万万古。
冰蚕不知寒,蓼虫不知苦。
未知了身口,甘煖复几许。
高高化人台,下视多劫灰。
我欲轰雷车,老天怒不开。
死语无出路,六经圣所裁。
惟应蒯缑剑,日夕同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