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还西天,一只留在兹。
怕作延津去,劳师谨护持。
一只还西天,一只留在兹。
怕作延津去,劳师谨护持。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之世所作的《观鉴大师遗物四首(其二)响履》中的一节,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对观鉴大师遗物的感慨与敬仰之情。
“一只还西天,一只留在兹。”这两句以“一只”和“一只”对比,形象地表达了观鉴大师的遗物被分为了两部分,一部分已经归于西天,另一部分则留在人间。这里运用了佛教中的概念,“西天”常指西方极乐世界,象征着观鉴大师的离世与精神的永恒。同时,“一只”与“留在兹”的对比,也暗示了大师虽已离去,但其精神与影响仍然在世间延续,如同遗物一般,成为人们缅怀与纪念的载体。
“怕作延津去,劳师谨护持。”这两句进一步表达了对观鉴大师遗物的保护与尊重。诗人担心这些遗物可能会像古代传说中的延津剑那样,失去其应有的价值与意义,因此呼吁人们要尽心尽力地守护它们,确保它们能够被妥善保存,让后人也能感受到大师的精神与智慧。这里的“劳师谨护持”,既是对观鉴大师的尊敬,也是对后人责任的强调,体现了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观鉴大师遗物的描述与感慨,不仅表达了对大师的怀念与敬仰,也传递出了一种对于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深刻思考。
日色若炎火,正当三伏时。
盘冰赐近臣,络绎中使驰。
莹澈肖水玉,凛气侵人肌。
近日多故友,分贶能者谁。
信都顾贫贱,物物义不遗。
念我老且病,赤痱生枯皮。
巨块置我前,凝结造化移。
畏冷不敢食,有类夏虫疑。
虽然已快意,何必咀嚼为。
天子厚于公,不使炽毒欺。
公亦厚于我,将恐煎熬随。
我有舐犊爱,自怜小子龟。
堤上残风雪,桥边盛酒楼。
据鞍衰意尽,倚槛艳歌留。
海月开金鉴,河冰卧玉虬。
当年洛阳醉,偏忆董糟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