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林落叶乱孤村,芳草萋萋满墓门。
惆怅美人今不见,寒鸦栖尽又黄昏。
疏林落叶乱孤村,芳草萋萋满墓门。
惆怅美人今不见,寒鸦栖尽又黄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美而深沉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苏小小墓地的景象与情感。首先,“疏林落叶乱孤村”一句,以“疏林”和“落叶”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荒凉与孤独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与时间的流逝。“乱孤村”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孤独感,暗示着苏小小墓所在之地的偏僻与人迹罕至。
接着,“芳草萋萋满墓门”一句,虽然表面上是描述墓地周围长满了茂盛的青草,但实际上却暗含着对苏小小生命的怀念与哀思。芳草萋萋,既是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是对逝者永恒生命力的一种象征,表达了对苏小小虽已逝去,但其精神与影响依然存在人间的感慨。
“惆怅美人今不见”一句直接点明了主题,将读者的思绪引向对苏小小的怀念。苏小小作为古代才女的代表,她的形象在这里被赋予了深深的哀愁与思念,让人不禁为她的人生际遇感到惋惜。
最后,“寒鸦栖尽又黄昏”以寒鸦归巢、黄昏降临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墓地的寂静与凄凉。寒鸦的离去,象征着一天的结束,同时也预示着夜晚的来临,给人以无限的孤独与寂寞之感。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巧妙地融入了时间的流逝,加深了诗歌的情感层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苏小小墓地环境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苏小小形象的深切怀念,成功地营造出了一种哀婉而深沉的艺术氛围,让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对于历史人物的深情追忆与感慨。
玉女潭头,张公洞口,好段烟霞。
记往日尊前,长安有约,何年此地,同炼丹砂。
飞舄云间,拂衣天上,几阵清风送到家。
忽报道,有仙翁驻节,太守公衙。相逢一笑天涯。
指玄圃、沧洲路未赊。
把万种丹经,从头参透,玄关一窍,认取无差。
犬吠白云,莺啼修竹,策杖春江送去槎。
更看取,待银蟾秋满,丹桂生花。
尚记当年,春闱较士,见子看花。
念路入钱塘,君方作县,林藏象麓,子亦还家。
白简霜威,皂囊风力,独步南台众所夸。
乘骢日,遇风波满地,流滞天涯。相思梦绕长沙。
更怅望、苍梧岭树赊。
笑侧席师垣,滥竽座主,无能荐引,空抱咨嗟。
经济高才,江湖壮气,竹帛勋名未有涯。
葛溪上,有白头知己,拭目烟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