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水澄空,远山随眼,笋舆乘兴庐阜。
天池最极,云溪最隐,翠迷归路。三峡两龙翔翥。
尽半月、犹贪杖屦。
闲引杯,相赏好处奇处,险处清处。凝伫。
道友重陪,西山胜迹,玉隆风御。
滕阁下临,晴峰万里,水云千古。飞觞且同豪举。
喜醉客、龙吟度曲。待记成佳话,归时从头细数。
野水澄空,远山随眼,笋舆乘兴庐阜。
天池最极,云溪最隐,翠迷归路。三峡两龙翔翥。
尽半月、犹贪杖屦。
闲引杯,相赏好处奇处,险处清处。凝伫。
道友重陪,西山胜迹,玉隆风御。
滕阁下临,晴峰万里,水云千古。飞觞且同豪举。
喜醉客、龙吟度曲。待记成佳话,归时从头细数。
这首诗名为《宴清都》,是宋代词人曹勋的作品。诗人以山水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清新自然的画面。他乘坐竹制小车(笋舆)游历庐阜,欣赏到清澈的野水和远处连绵的山峦,感叹于天池的深邃和云溪的幽隐,仿佛被翠绿的景色所迷。诗人沿着山路行走,流连忘返,甚至在半月之余仍不舍离去,沿途欣赏着险峻、清幽的景致,与朋友举杯畅饮,品味其中的奇妙之处。
词中提到的“三峡两龙翔翥”,可能象征着壮丽的山势,而“滕阁下临”则让人联想到滕王阁的美景。词人与朋友们一同饮酒赋诗,龙吟般的歌声回荡,营造出一种豪放而醉人的氛围。最后,诗人期待将这次美好的经历记录下来,待归时再细细回味。
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体现了宋词中常见的山水情怀和文人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