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雨中喜山僧摘杨梅至》
《雨中喜山僧摘杨梅至》全文
明 / 李流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一望山坳红紫堆,皋亭五月熟杨梅。

家家火树垂千缬,日日冰盘荐百枚。

尚拟趁晴看饱去,却怜和雨摘将来。

莫论风味如西碛,齿软还须嚼几回。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雨中采摘杨梅的场景,充满了生活气息与情感细腻的表达。首句“一望山坳红紫堆”以视觉形象开篇,将山坳间成熟的杨梅比作红紫色的堆砌,生动地展现了杨梅的色彩与丰收景象。接着,“皋亭五月熟杨梅”点明地点与时间,皋亭山在五月时分迎来了杨梅的成熟季节。

“家家火树垂千缬,日日冰盘荐百枚”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杨梅的盛况,家家户户门前挂满了色彩斑斓的杨梅,每日餐桌上都摆满了新鲜的杨梅,体现了杨梅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受欢迎程度。这里运用了“火树”这一比喻,形象地表现了杨梅的鲜艳与繁多。

“尚拟趁晴看饱去,却怜和雨摘将来”表达了诗人对杨梅的喜爱之情以及对雨中采摘的无奈与欣赏。尽管希望在晴天品尝到新鲜的杨梅,但最终还是欣赏并接受了雨中采摘的现实,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理解和接纳。

最后一句“莫论风味如西碛,齿软还须嚼几回”则以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对杨梅风味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品尝杨梅需要细细品味,享受其独特的口感与滋味。这里的“西碛”可能是指遥远的地方,强调了杨梅风味的独特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融入,展现了雨中采摘杨梅的场景,以及人们对这一传统美食的喜爱与珍惜,富有生活情趣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李流芳

李流芳
朝代:明   字:长蘅   号:檀园   籍贯:六浮道   生辰:1575~1629

李流芳(1575~1629)明代诗人、书画家。字长蘅,一字茂宰,号檀园、香海、古怀堂、沧庵,晚号慎娱居士、六浮道人。歙县(今属安徽)人,侨居嘉定(今属上海市)。三十二岁中举人,后绝意仕途。诗文多写景酬赠之作,风格清新自然。与唐时升、娄坚、程嘉燧合称“嘉定四先生”。擅画山水,学吴镇、黄公望,峻爽流畅,为“画中九友”之一。亦工书法。 
猜你喜欢

百年·其一

百年如大梦,梦中谁到老。

贫贱固可怜,富贵亦何好。

举世尽蚩蚩,醒寤苦不早。

自古知几人,独在商山皓。

(0)

诗一首

河分岗势司空曙,春入烧痕刘长卿。

不是师兄偷古句,古人诗句犯师兄。

(0)

偈颂一百五十首·其九十九

知之而行,见之而止,对面白云千万里。

言中定旨,语外明宗,一重一重复一重。

斯门寂寂无关锁,清坐不知谁与同。

(0)

出山相赞

弃却金轮尊贵人,要来平地讨艰辛。

如斯面目尘埃甚,更说优昙别是春。

(0)

颂古一○一首

四海烟尘已晏然,当轩明月照人寒。

大功不赐将军赏,宝马金枪顿懒观。

(0)

偈颂七十六首·其一

我此一门,初无关键。半合半开,东扇西扇。

千闻不如一见。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