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尽西江懒出关,我来非是为偷閒。
风生松院不知暑,云净竹房空见山。
吸尽西江懒出关,我来非是为偷閒。
风生松院不知暑,云净竹房空见山。
此诗《赠深禅师》由明代诗人黄瑜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禅师在松院与竹房中的生活情景,展现了禅师超脱世俗、心静如水的生活态度。
首句“吸尽西江懒出关”,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禅师对世事的淡然态度,仿佛他已汲取了整个西江的智慧,不再对尘世的纷扰产生兴趣,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次句“我来非是为偷閒”,则进一步解释了来访者的目的并非是为了寻求闲逸,而是为了与禅师交流,探寻心灵的归宿,体现了访者对禅师智慧的敬仰和渴望。
接着,“风生松院不知暑”一句,通过描写松院中微风吹拂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清凉宁静的氛围,暗示了禅师生活的环境与心境的和谐统一,即使是在炎热的夏日,也能感受到内心的平静与清凉。最后,“云净竹房空见山”则以竹房为背景,通过云层的消散,展现出山峦的清晰可见,象征着禅师的心境如同清澈的天空,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内心都能保持清明与纯净,与自然界的美景相映成趣。
整首诗通过对禅师生活环境的描绘,以及对禅师内心世界的细腻刻画,展现了禅宗思想中追求内心平静、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精神境界。诗中充满了对禅师智慧与修为的赞美,同时也传达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美好向往。
西清老人新楼居,下瞰四泽如江湖。
凭高挹景未比画,人望楼上真仙图。
杨花燕子句排露,鹍弦凤竹声骄粗。
先生已腰白玉带,我今且漉黄金壶。
朝来欢声动里闾,连帅高盖将军车。
松髯峰淮照华栋,共说熊梦当年符。
高情和气今谁右,海山星斗称为寿。
一门鼎食断前勋,容我窗间吟远岫。
客至当饮酒,客云亦饮酒。
有客与无客,酒杯不离手。
昔贤立意固可嘉,今贤广之尤足夸。
人生都无四万日,炊黍未办鬓已华。
功名富贵软铁汉,四万日中先太半。
穉衰忧病睡工夫,余剩不能供罋算。
何当筠笼罩住兔与乌,请渠同道黄金壶。
皇王帝霸果何事,醉眼一觑皆虚无。
春风今年春雨粗,池中水通门前湖。
生杨洲帝系板舫,艳杏桥上行巾车。
才晴肯放此乐缓,客有与无俱不管。
诗成书纸或书墙,后五十年坟草长。
人心怀感初因喜,感到极时还堕泪。
亦犹雕琢用功深,自发诗中平淡意。
更须绝处悟一回,方知迷梦唤醒采。
今谁得此德妙法,诚斋四集新板开。
我尝读之未盈卷,万汇纷纶空里转。
君不见严陵使君敛眉头,清虚山水吟两秋。
又不见国学先生离文句,变现佛魔麾总去。
相逢三翁同肺肠,江西吴蜀如一乡。
只怜我似臭革囊,任翁薰染终难香。